打井是好事,难得主家大方,愿意多打井,他也没有什么可推辞的。
“对了,我记得每个庄子上都有鱼塘,记得,不要卖,一直养着,我以后有大用。”
“是。”几位庄头神色凝重,已经意识到太太为什么要这么安排。
看来今年老天爷只怕不给种田的人赏饭吃,要闹幺蛾子。
“回去告诉庄户,佃户们,家里留有粮食的,一律不许卖。缺银钱也不要卖,以后说不定能救命。”
第17章 红楼惊梦(17)
开会时,两个儿子在一边旁听,他们这段时间请假在家里。
后半段是与管事,庄头一起商议一些大事,会议足足开了两个多时辰,留所有人用过午饭以后,才让他们各自离去。
等他们都离去以后,昭君才喝口热茶,又单独的与两个儿子交谈,与他们说起自己的安排。
无非是把酒精的功劳想安在乐乐身上,别说她自私,之前一直不拿出来。
之前拿出来说不定也不会多受重视,边境没有战争,最近几年全国各地也没有天灾,瘟疫。酒精真是拿出来,也不一定会有人重视,得不到她期许的价值。
她不介意多做贡献,不过做贡献的时候,她不期望是不受重视的,开始不受重视,以后推广起来也不是那么好推广的。
会有人不断的质疑,还有人会想歪主意,也许会碍别人的什么事,也不一定。
“安安,刚才娘说的事,你有什么意见没有?”
昭君尽可能的做到公平,也尽可能的听取孩子们的不同意见。
十二岁的杨平安已经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古代的孩子都早熟,懂事。
杨平安神色淡定,小嫩脸上表情轻松,没有任何的遮掩,“娘,我没有意见。只要皇上愿意相信,就说是乐乐琢磨出来的。”
乐乐也是十岁的孩子,也懂,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娘,哥,这,这,好吗?我怕皇上知道责怪娘。”他也想要这份功劳,但又怕欺瞒皇上,被皇上知晓以后责罚娘。
在娘与功劳之间,他肯定要选择亲娘。
“乐乐,你别操心,这段时间跟着娘学,再多教你一些新的,等时机到了,再一起报上去。
等皇上给你的赏赐封下来以后,娘就要好好的歇歇,以后尽量少操心。”
这是心里话,确实该少操心,多休养。
说到操心,俩儿子都面露愧色,家里的一切都是靠娘一个人撑起的,他们没有为家里做些什么。
杨平安从炕另一边挪过来,靠在昭君的腿边,轻轻的帮娘按摩。杨平乐见哥哥这样,也挪过来,给娘按摩另外一条腿,小手的力气挺大,按的恰到好处。
“娘,为了咱家,您辛苦了。我和乐乐以后一定会好好孝顺您,不让您受苦受气。”
杨平安比乐乐更懂事更自立,他晓得自己肩上背负着什么样的责任。
他是哥哥,是长子,承担的责任更多。
“好,我相信。你们俩都不许给自己压力,好好享受年少时的闲暇时光,等你们长大了,这样的时光是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