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贾兰亲自上门给迎春撑腰,最后几番商谈,只说迎春与孙绍祖合离。
迎春自然带着自己的嫁妆出来,又仗着府中的孩子分了孙家三千白银和一处宅邸,只说日后孙家一切都与她和她的孩子无关了。
那孙家大少爷见能用三千白银和一套宅子摆平了这个公府出身的继母和未来的“嫡弟”,虽有些心疼,却也在迎春百般诱哄威逼下点了头。
不过分给迎春的宅子也是那种年久失修、许久没人居住的了。宅子虽然不小,地段却不怎样,已被孙家废弃许多年了,如今也难为他还能找出来给迎春。
于是迎春就带着三千两银子和自己的嫁妆出了孙家,回家里贾赦和邢夫人却摆明了立场不欢迎她。贾母也不大欢喜,却也开口留她住下,算成全了祖孙一场。
王夫人更是嘴上的客套话,她如今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和夫家闹了一大长的侄女儿会不会耽误宫里的娘娘。
迎春将孙家的那三千两换成了一处店铺,因地段不错,租赁出去价格也不低,每年也有一点固定收入。由仪给的那一处则打算在租约到期之后自留下做些胭脂水粉的小生意。
一面又将从孙家分出来的银钱剩下的那些取一部分出来整顿宅邸,挂上了“贾府”的牌匾,最后剩下的就都用来买田地了。
她是管过家的,也一心觉得就是庄田最为稳妥了。
但这些事情处理完了之后,她却挺着大肚子搬到了京郊的庄子上居住。都说远的香近的臭,贾母见她不在身边,想到她一个人挺着肚子怪可怜的,竟然又升起怜惜之情来,时常命人带着东西去看她,也常常接她入京来小住。
就这样,四个月之后,迎春平安诞下了一双儿女,各个身体健康,是为龙凤胎。
这可就惊呆了一票人了,毕竟龙凤胎像来少见,乃是吉瑞,甚至缙朝记载上就曾经有村妇因为诞下龙凤胎而得封敕命的。虽然只是八品,却也算是咸鱼翻身了。
贾府忙将此时报给了元妃,元妃又报给了皇帝,皇帝当即御笔封了迎春六品敕命,从此外人便要称迎春为:贾娘子了。虽然只是敕命,却也极为荣耀。
孙府那边怕极了迎春仗着这个来跟他们争家产,那大少爷实在不是个聪明人,竟然巴巴送了一千两银子过来,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毕竟他这样行事,若是个有坏心的,日后便可仗着这一双儿女辖制住他,将孙府当成钱袋子了。
索性迎春也不在意,只婉拒了银钱,并将当日的契书拿出来给孙大少爷看。
孙家老夫人虽然有心想要亲近龙凤胎,奈何她大孙子六亲不认,始终就没让她出了孙家的门。
王夫人见元妃因这个在皇帝面前得了脸也很是欢喜,命人寻了好些好东西给迎春,又有元妃在宫中赐下的赏赐,让迎春又发了一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