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祚这才想起,昨儿陵普和杨府诸人,在菜市口处决了,不由苦笑,他们妹子的不幸,原就是自己家的人下的手,他哪里好意思接受他们的“谢恩”?
道:“明儿让人送点点心和银子过去,跟他们说,爷知道了,让他们好生念书学本事。”
管家低头应了。
胤祚又道:“京城什么都贵,他们兄弟都要读书,又没什么收入,尤其李路,上私塾花费也不小,记得每个月派人送些银子过去。”
自个儿就那么两个门人,可别给饿死了。
第二天,胤祚的折子正式出现在早朝上,果然经过胤禛的修改以后,反对的人大大减少,虽然还是有,但是已经达到了康熙的要求——半数官员不吭气。
于是得以明文发往各部及地方。
又过了几日,就是腊月二十三了,衙门封印,早朝也停了,各府都热热闹闹的准备过年,不过如胤祚这样的,忙的都是底下人。
腊月二十五,胤禩终于到京,带了大笔的银子回来,康熙龙心大悦,一挥手,给所有官员先赏了笔过节的银子——新工资等开了年才执行,位置没油水的官儿,这会儿还是一穷二白。
而后胤祚牵头,请兄弟几个去京城最大的酒楼好好热闹了一次。
这会儿喜事多,除了胤禩回来,还有胤褆、胤禛、胤祐、胤祺以及胤禩荣升亲王,老九、老十也终于不再是光头阿哥,而是封了贝勒,正合该好好庆祝一下。
到底胤禩是主角,偏胤祚身份最高,大多都围着他说话,胤祚便揪着胤禩说东瀛的见闻。
胤禩这趟东瀛之行,一开始并不顺,那些东瀛贵族,颇有些瞧不起外人,尤其胤禩年纪小,又一副好脾气的样子,人人都没将他放在眼里,甚至有人在宴会上当众对他无礼,胤禩笑笑,转头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