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从地图上扫过,燕洵并未放松心态,反而更加审慎,“长安周围的布防呢?”

“跟之前的大致一样,押送粮食的黑鹰军前几日刚刚打探过。不过因为贤阳一事,兵力抽调得很急,布防松散了许多。”

“那就先把外围的暗哨解决了。”狠狠地敲了一下案几,燕洵神情凌冽,话语间尽是密不透风的狠辣,“在没有抵达长安城前,不能有一点消息传到魏帝的耳朵里。”

否则,一旦魏帝向地方藩王下达了紧急调兵令,他们此次攻打长安便要无功而返!就算各藩王无意援助长安,也难保他们没有谋反之心,若趁此机会带军前来分一杯羹,那事态就更复杂了!

“遗风,带些人去解决了。”

卫遗风是暗卫出身,暗杀这种事他比较在行,自然一口气应了下来,“是,殿下。”

“大家对于攻打长安的战术布置有什么想法?”

“长安城墙高约二十尺,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北门安远门、南门永宁门、西门安定门、东门长乐门都有守城士兵。”许胥显然是下了功夫,研究过长安城防御工事,“虽然我们在兵力上遥遥领先,但我军大半都是骑兵,如果强攻,并不占优势。骑兵机动灵活性较强,擅长散兵作战、迂回包抄,在奇袭方面优势显著,但用来攻打城池未免大材小用,损失也太重了。”

“如今,要么引蛇出洞,要么里应外合。”坐在下座的林袖突然开口,“因为魏军随时都有可能掉头回援,这一战必须速战速决。现下长安城内兵力单薄,他们必定避其风头、龟缩不出,所以我们只剩下一种选择。”

“里应外合。”燕洵知道为今之计只有这么做了,其他办法要么耗时,要么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燕北贫瘠,大魏富饶,他们耗不起。

“但我们布置在长安内的暗桩人数不多,而且功夫一般,让他们偷袭守城士卒很难成功——”

“那就放火烧城。”燕洵打断了许胥,眼底似有刀光血雨弥漫,“到时候城内骚乱,魏帝一定会派禁军前去灭火,我们再趁机攻城。”

“可是这样的话,就算我们攻下了长安,得到的也只是一座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