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原主记忆的缘故, 这场仗打的很顺利,比原主当初还要迅速的就要结束了。还没进入冬季,战争就到了尾声。

这期间京城那边对薛采从来没有放松警惕过, 想想也是可笑, 那些养尊处优的人既薛采在前线出生入死, 又不希望他能顺利班师加官进爵。

为了能更好的监视薛采的一举一动, 甚至有人在背地里悄悄收买王执。

王执表面上表现出心动的样子,一回头就把这些全都告诉薛采了,他道:“我觉得这是个机会,如果我假意投靠他们,到时候回京他们为了收买我肯定会在嘉奖升官这件事上帮我。”

薛采问:“那你打算怎么投靠他们?出卖我吗?”

“你行军作战无可挑剔,我有什么可挑剔的?”王执想了想道:“我就编几个莫须有的罪名写个弹劾你的奏折,再经由监军的手送去京城。监军是他们的人,届时进了京你自可轻易洗脱自己的罪名。还可以借此机会向监军问罪, 我也可以轻轻松松升官, 你装装委屈说不定还能博取皇帝的同情给你增加封赏,岂不是一石三鸟?”

薛采想了想, 心说我不坑人谁坑人?就让王执去办了。

王执没有离开,当着薛采的面就写了一封将薛采骂的狗血淋头的奏折,写完之后还让薛采欣赏,被薛采一脚踹出书房。

大齐历来重文轻武,将领在外征战还要派个文官做监军随军。这个监军没别的作用, 就是给皇帝打小报告的。所以一般在外的将领都是竭力讨好监军,就怕哪里得罪了监军,到时候天天在皇帝面前打小报告,那就什么都完了。

此次监军乃是兵部员外郎李逸之,只等着这次随军立功回去之后升为兵部侍郎。一路上薛采没怎么搭理过他,为此他早就看薛采不过瘾了,不过碍于他都没什么机会接近薛采,薛采的仗又打的漂亮,他也一直没找到弹劾薛采的理由。

就在他满腹怨气的时候,王执送温暖来了。这样一封恶意满满的奏折,李逸之看完之后眼冒精光,问道:“这里面说的都是真的?”

“当然。”王执狗腿的道:“司徒湛以为把我从大理寺弄出来我就是他的人,对我也不是很警惕,可他也不想想,他只是个粗鄙武夫……”

李逸之顿时就信了他八成,因为大齐文官向来都是这样看轻武官的。王执又道:“有了这封奏折,不知回京之后大人能否在尚书面前给下官美言几句?”

李逸之满口答应,等王执一走他就摊开纸笔,将王执的奏折誊抄了一遍,最后冠上了自己的署名。之后随手就将王执的奏折烧了,完了还得意一笑,年轻人就是太嫩,有这种好事怎么能轮得到你?

半个月后薛采生擒了反派的土司头领,就要班师回朝。此时京城皇帝的圣旨也来了,见了薛采二话不说就抓起来了。薛采也不反抗,束手就擒之后表现得非常委屈。跟了薛采几个月的将士们不忒立了大功的将军被抓,还是薛采出言安慰大家平复了众人的心情,只把这些耿直的将士们感动的不行。

薛采和王执商量之后,提前派十七回京,在京城散布英勇将军大胜而归,却被无耻小人陷害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