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杉心里一个咯噔,草,好险,差点被捆绑直接拜堂了。

这个韩家小儿子是高是矮,是正常还是残疾都不知道,就要举行婚礼?

幸亏她拍个马屁扭转乾坤。

“妈你走过的桥比我走过的路多,你吃的盐比我吃的米多,你看人肯定准。”马屁继续输出,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策!

“妈再好好打听打听韩家小儿子,你病才好,身子弱,别和你大嫂、子仪争执,也别怕她们,这个家还是妈做主。”

许子杉的小甜嘴把张英爱拍得心里分外熨帖,张英爱把自行车推出来说:“走吧,咱们回家。”

“妈,救我的人是谁?你们感谢他没有?”

因为护士轮岗,病房的护士和急诊的护士不是一伙人,她没打听到救命恩人是谁。

“杉杉,救你的人当时就走了,谁也没看见,你也别乱打听,万一对方是个没家室的船工,对你名声不好。”

张英爱原本是巴不得那人死得远远的,省感谢费了,今天心情好,站在许子杉的立场叮嘱她别说漏嘴。

没有改造的城区远没有几十年后那么庞大,医院到许家住的筒子楼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

许子杉坐在张英爱的后座上,打量这初来乍到的城市。

轿车极少,以自行车为主,行人的衣服,入眼几乎都是白衬衣黑裤子或者蓝裤子。

电车拖着两条长长的辫子在街上穿行,售票员坐在专座上,拿着小红旗伸出车窗,在车厢上“邦邦”地敲。

宝都城烟草厂的巨大烟囱格外抢眼,红砖白字,高耸入云。

煤球炉子随处可见,很多商店、饭店前挂着小黑板,“今日到货”,“XX售罄”,“今日菜谱”等等,70年代的宝都城处处充满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