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恒:“很多位高权重的人都有这样的毛病,算不得刚愎自用,但在某些事情上就是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只接受自己想接受的。陛下不想大动干戈,现在大夏表现出要和平共处的意思,陛下自然会顺水推舟地接受。”
果然,当天不到傍晚,宫中就传出来旨意,要鸿胪寺做好准备,迎接大夏使团。
被谢恒和荣启提前做了思想工作的谢斌也不觉得意外了,但心中还是晦涩难当。
谢恒站在窗前,遥看天边夕阳西下,火烧云铺满了半边天,脸上一片平静,心中满是化不开的愤慨。
早就知道的结果,可当真正听到的时候心里还是不痛快得很。
就像早朝武德帝问他什么意见的时候,他知道武德帝的心思,也知道自己应该顺着武德帝的意思去说,反正最终武德帝一定会接见大夏使团,他反对也没用,不如顺着武德帝的意思,还能加重自己在武德帝心中的分量。大夏使团的事可以之后再徐徐图之。
心中明明清楚得很,但是同意的话到嘴边,最后出来的还是一句带着怒意的粗鄙之语。
最没用的就是意气用事,但是很多时候如果真能那么容易地控制住,也就不叫意气用事了。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偏偏在这种时候,谢恒无法说出违拗本心的话,也许是因为想到了北境那些守疆卫土、宁死不退半步的将士,也许是因为当时将军早就猜到最终结果眼中的那种悲凉。
晚膳过后,谢恒原本打算去一趟将军府,可还没出门洛非白就过来了。
“老板,之前你让我调查的有关大夏二皇子的事,稍微有了点眉目。”
谢恒挑眉:“查到了什么?”
“大夏二皇子拓跋风雪的确有来过大瑾,不过他十分谨慎,身边应该也只带着一个护卫,所以仅仅是查到他的一点踪迹,但并不知道他来大瑾做什么。之前最先查到踪迹是在拨云城。”
谢恒:“拨云城是不是距离潼谷岭很近?”
洛非白点头:“是距离潼谷岭最近的城池。之后再发现踪迹就是京都附近,不过到我派人赶过去的时候人已经走了。一直到前一段时间又有拓跋风雪的消息,是他派遣身边的一个护卫来了一趟大瑾,但目的未知。我觉得他应该是让人过来打探消息,了解大瑾如何规划蛮国。”
那谢恒大概明白了,潼谷岭的黑水心龙是大夏的目标,可能最先发现的就是这位大夏的二皇子拓跋风雪。但最终潼谷岭被大瑾收复,而拓跋风雪就是要确定他们到底有没有发现黑水心龙。
谢恒怀疑就算是大夏皇族也不一定所有人都知道黑水心龙的事,不然拓跋风雪应该就没必要亲自来大瑾。
“大夏那边的使团应该已经出发,面上说带领使团的是大夏大皇子拓跋云雷,你再去调查清楚,这拓跋云雷和拓跋风雪关系如何。还有其他随行使臣,也都尽量调查清楚背景。”
“是。”
“对了,之前拦截越何泽的事,你帮我谢过玉怀恩,玉矿再给他让利一成。”
别看只有一成,如今玉矿的生意好得很,一成的利润也十分可观。
洛非白点头:“他说不用,老板在玉矿的收益都用来支援北境军,玉怀恩说他佩服老板高义,这次能在战事上帮上忙是他的荣幸,断断不能接受这份利益。还说以后在战事上还有能用得上他的地方尽管说,他能做到的绝不推辞。”
谢恒没想到玉怀恩居然能说出这番话,他猜测其中应该有洛非白的缘故,但作为一个重利的商人,能做到这种地步也不易了,且至少玉怀恩的心中当有家国情怀。
第三百九十二章 是非诟病
这一段时间朝中的气氛有些低沉。主要原因还是在关于接待大夏使团一事上。
陛下和景亲王的意见相左,朝臣们又是两极分化。虽说现在已经定了下来,但由于之前大家表态不同,而且现在景亲王也还是一副并不欢迎大夏的模样,导致武德帝对景亲王有些不满,上朝也冷着一张脸。只不过武德帝也知道这个儿子就是这样执拗的脾气,并不觉得宣景是有意冲撞或者对他不敬,若是换成旁人,大概早觉得是对方因为终于封王便嚣张得眼中没有他这个父皇了。
而在其他朝臣眼中,当初同样怀疑大夏图谋不轨的谢大佞臣倒是已经接受,还能在陛下询问众大臣在接待使臣一事上有何意见时发表看法,且看陛下的脸色,对谢恒提出来的意见就十分满意的模样。
两方大臣对此都嗤之以鼻。
本来就支持武德帝的朝臣觉得谢恒这是在跟他们抢功,最气人的是他们还抢不过谢恒,谢恒对陛下心思的琢磨简直透彻到极点。也不知道他年纪轻轻的怎么就这么会揣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