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薛家人都曾从天幕上听到过,薛蟠该娶的妻子姓夏,叫夏金桂。夏家与薛家本是通家来往的旧亲戚,那金桂小姐与薛蟠算起来是姑舅表兄妹。但薛蟠犯了事的时候,夏家便主动与薛家断了往来,后来又为金桂小姐另行择婿嫁了。谁知近几年一过,那夏小姐竟成远近闻名的悍妇,甚至因为虐待下人吃了官司。薛家人方知天幕的预言并非虚假,若不是天幕,夏金桂可能真的已将甄英莲折磨死了。
如今薛姨妈还有什么好挑的,忙握着翠娘的手应道:“这就好,这就好!妈满意,满意极了。咱家给你俩摆酒,唱上几天大戏,补上你们俩缺的礼……”
薛蟠自当日看见天幕之后先是出逃,后又身陷囹圄,发配边疆,这么些年里吃尽苦头,纨绔习气一洗而空。加之他在边地见多了生离死别,骨肉离散的故事,便更加依恋母亲,发誓有生之年定要回京,在母亲膝前尽孝。
“妈,儿子儿媳以后就天天守在您身边,孝敬您,给您养老送终!”
薛宝钗在一旁听见,忍不住微微扬起唇角,却连忙低下头掩饰。
她心里在想:也许这就是天幕的安排——她和薛蟠掉个个儿,妹妹主外,哥哥嫂嫂主内好好过日子,是薛家最完满的结果。!
第177章 番外4
薛家绣坊里,绣娘大多都是女性,管事一开始时以男子居多。到后来,宝钗聘用了不少能干的姑娘媳妇,又从绣娘中拔擢了一些聪明有担当的,将男管事们调走。渐渐地绣坊成了一座“女儿国”,就如当初贾府中的大观园一般。
而这座“女儿国”中,最为牙尖嘴利、掐尖要强的两个,要数晴雯和萧三姐。
这两人都是相貌绝好,但是口头绝不肯让人。
晴雯的长处在于绣工,那些难度超高的技法,她一上手就能绣得很好,且心如光风霁月,从不藏私,将各种技法一概传授给绣坊里的姐妹们,让大家都能绣出最好最鲜亮的活计。有她在,绣坊里从未遇到什么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
萧三姐的长处在于对外。她原本就生得风流标致,世间男子,很少能抵挡得住她的魅力。与外头的客商打起交道来,只消三姐略略放出些手段,来谈事的客商,无论年纪阅历,都是如痴如醉,无有不应。
如果真有商家或是官府欺负到绣坊头上来,也往往是萧三姐出面,叉腰大骂,竟不带一个重字的,任意挥洒,将人骂个狗血淋头。
有时骂着骂着,萧三姐还有闲情逸致,跷着脚坐下,露出一对三寸金莲。骂累了,歇一会儿,嚼一口砂仁,再看对面还想狡辩,便使劲唾一口,顿时砂仁渣子乱飞。
偏她如此恣意行事,这世上还有无数客商,慕名到薛家绣坊来,想要一睹三姐的“风范”。
也有人传萧三姐就是天幕上曾经说过的尤三姐,但尤三姐是天幕赞过的人,就算有人将萧三姐比作尤三姐,也不敢当真说什么诋毁的话。
因此薛家绣坊在对外时十分强势。
原本晴雯与三姐,一个主技术,一个主管理,一个对内,一个对外,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人才,然而晴雯与萧三姐这两人却总是相互看不对眼。
萧三姐总是说:“里头那个掐尖要强的晴雯,一句话不投机,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1。”
这话传到晴雯耳边,她当然毫不客气地回:“就别教我替她害臊了,她做过的那些事儿,打量旁人不知道呢!”
由此,原本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一来二去便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晴雯与
三姐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
偏生还总有那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姑娘媳妇们,有的支持晴雯,有的支持三姐。薛家教坊里渐渐闹哄哄地分作了两派。
这日,晴雯与三姐在绣坊正堂里起了一点儿龃龉,两人顿时剑拔弩张,摆出针尖对麦芒的架势。
一时间消息传遍了整个绣坊。所有的绣工与管事闻言都跑出来,挤挤地聚在正堂上,要听晴雯与三姐吵架。
毕竟晴雯是块暴炭,三姐又绝不让人。且两人都是牙尖嘴利,若是骂起人来,都是一样的尖刻泼辣,往往金句频出,引人入胜,是非常精彩的骂战。所以这竟成了绣坊里除了发薪水之外又一桩乐子。
然而今日不同,今日晴雯两人似是想要将心底的积怨都发泄出来,吵着吵着,竟开始相互戳肺管子。
三姐冷眼觑着晴雯,冷飕飕地冒出一句:“是谁说‘早知担了虚名儿,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2。”
晴雯的眼顿时红了。当日从荣府出来,她就告诉自己再不回头,再也不想“如果”还留在荣府会怎样。但这又岂是告诫自己不想便能不想的?冷不丁被三姐这么着捅了一刀,晴雯心头像是旧伤疤被人突然捅了,汩汩地流出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