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兰兰提醒大家,在大气污染相对较严重的地区,大家千万不要附庸风雅,去尝试什么梅花雪、旧年蠲的雨水,可能会重金属或者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沏出来的茶味道也不会好。】

听见天幕上说自己是“附庸风雅”,又说沏出的茶味道不会好,妙玉顿时紧紧地抿着唇,脸色十分愤愤。

而院中不乏不喜妙玉那副做派的人,其中之一便是李纨。自从上次天幕之后,李纨与贾母老太太一番长谈,之后便不再像以前一样死气沉沉的了。

如今听见妙玉被损,李纨实在没忍住,“哈”的一声笑了出来,赶紧闭嘴,然后板着脸,假装不是自己笑的。

【至于古人热衷饮用雨雪水,这一来是因为大气污染较少,二来也是缺少净化与处理手段。】

【所以他们才会将梅花雪和雨水存储在罐子里尽量长的一段时间,因为长时间静置沉淀,"蠲"这种手法本身也是一种澄清水质的方法嘛!】

听到这里,妙玉待要反驳,却不知该从何反驳起。

【就好比妙玉那一鬼头青的梅花雪,她肯定也只是喝瓮了的大部分水,而不会把瓮里最后一层那点带杂质的水也烹出来沏茶——不然那就真的是“欲洁何曾洁”了。】

"这……"

妙玉一时想起幼年时师父便教过的:瓮里最后一点水总是不饮的——原来竟是这个缘故?!

第133章 第十八次直播3

【这很有趣啊!兰兰还没来得及向大家—一展示妙玉那几枚精妙绝伦的茶具,已经先将和大家将沏茶用的水先讨论了一遍。】

【红楼吃货大全:都怪我嘴快!】

【没事没事,很明显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有趣话题嘛!好了,现在兰兰再来谈谈妙玉那几件精彩盛器。上次在廖老那里咱们其实只说了一半,说到了妙玉给贾母老太太奉上的是成窑五彩小盖钟,给其他人的则是官窑脱胎甜白盖碗。】

【后来,妙玉又将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将这二位请去了她自己的耳房里,宝玉也跟了去。妙玉便单独为这几位烹“体己茶”。这“体己茶”,就是私下里自己喝好茶,有点“开小灶”的意思。】

【这时候,妙玉便往外拿了三件茶具,就是兰兰今天想要给大家展示的了。】

听到这里,就见天幕上萧兰兰放下了保温杯,取过面前的第一枚匣子,打开,取出的却并不是某个杯子似的盛器,而是两个半月木范,这木范外头一层是漆彩,而里面却雕刻着细致而繁复的花纹。

那天幕上拿出的第一件显然不是茶具,但妙玉见了却并没说话。

【我们要向大家解说的第一件茶具,名叫斑胞骂,斑这个字的字形其实应该是“左分右瓜”,现在已经属于生僻字,兰兰就算是想要打在公屏上也一时打不出来。它指的是一种葫芦。】

【其它两个字呢,“胞”字,通"匏”,也是葫芦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件茶具,是用葫芦做成“犟”形状的一种饮器。匏器的具体做法,就是拿事先准备好的模子,套在刚刚结出的小葫芦上,让小葫芦遵循模子生长,不止是形状,甚至连葫芦上的花纹,也和模子内部雕刻的花纹一模一样。】

【等到小葫芦长成型之后,再摘掉外面的模子,将其修整为可以用来饮茶的葫芦器,这就是所谓的匏器了。】

【小伙伴们,现在兰兰给大家看的,就是制作匏器的模子,也叫木范。大家看看这里面如此繁复的花纹,都需要严丝合缝地出现在长大的葫芦身上,才能算成功。所以古代制作这种匏器的成品率非常非常低。】

【大家想象一下,古代制作匏器的工匠们天天就像是在开盲盒。打开一个:这个长得不错;再开

一个:这个长得不行;再开一个:这个怎么凹进去一块……】

天幕上,萧兰兰语气轻快,呱唧呱唧一阵描述,倒是令贾府众人弄明白了什么是“开盲盒”。

【至于“骂”,它是一种酒器,长相有点儿像爵,圆体、三足,最早见于二里头文化,后来一直延用至西周1。】

【按照兰兰刚才说的那种方法,用木范强制小葫芦生长,然后又要将它做成“骂”的形状。那么这枚“斑胞骂”究竟该是什么样子呢?】

就见萧兰兰伸手,从刚才她取出木范的第一枚匣子里又取出一枚盛器,只见它呈现琥珀色,表面凹凸不平,像是被硬生生压出的一圈花纹。除此之外,这枚盛器底下安着尖尖的三足,一旁有手柄,供饮者握持。这杯足和手柄,看着也都是葫芦制品,应是另外做好之后,安到这“斑胞骂”上来的。

【我们千万可别忘了,这只斑胞犟上镌着“斑胞骂”三个隶字,另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2。这两行小字,一下子将这斑胞骂的历史往前抬了一千多年,抬到晋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