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目的地,正值半夜,困的人蔫了吧唧,不光是一行学生,连老师都累的提不动腿。
入住的是当地一个招待级别的迎宾馆,很快分好房间,各自拿上钥匙之后就三三两两地结伴回房间。
李多婳和穆瑶事先就跟老师说好了,两人分在了一间房。
或许是在飞机和车上睡得太多,穆瑶这会儿要比在车上精神许多。
将东西拎回房间之后,她跟李多婳说了一声,便一个人拿着个手电筒和手机,出来逛逛。
刚才进大厅的时候,她看到大厅正中央供奉着一个“碗”,看着有些奇怪,不像她之前见过的任何一种,好奇心旺盛,于是趁着这会儿没人,她想去再看一眼。
早期的时候,米林县也做过旅游开发,修剪当地特色的建筑,开展文化节,邀请明星过来,但在西藏这个到处都有传说,随便一个地方都能玩几天的地方,米林显得就不太出名。
总之没什么太大的特色。
宾馆上下静悄悄,穆瑶一个人下了楼。
这会儿楼下没什么人,只有一个前台小哥趴在那里休息。
楼下灯熄的差不多,光线不太好,她打开手电筒,四处照了照,冷不丁地视线里出现一个人影。
要说穆瑶胆子也大,都这样突然了,她的手电筒还不断地照着对面人的脸。
“谁呀——”
对面的人抬手遮住眼睛,高大的身体往一旁侧了侧,随后转身打开了不远处的开关。
灯光大亮,照得人清清楚楚,陆昝明静静地站在不远处,身上时不时还有穆瑶手电筒的光影。
“是你呀。”穆瑶关掉手电筒,“你怎么半夜跑到楼下,还不开灯。”
自己大半夜跑到楼下不说,还抱怨起别人。
“我的房间没有wifi。”他是来楼下找信号的。
穆瑶随意地问了一句,“找到了?”
“嗯。”
别看两人在网络上聊得很欢,穆瑶一张嘴更像是抹蜜,对着陆昝明穷追不舍,死缠烂打,反正隔着网络线,她再怎么调戏,陆昝明也拿她没办法,所以再高冷也架不住她的攻势。
但现实里,跳出了那个既定的人设和聊天背景,实际上穆瑶的高冷跟陆昝明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有如得了她眼的人,才会掀动眼皮跟人说话,其余的她连句废话都懒得多说的人。
没话可聊后,两人之间重新陷入一阵沉默。
这种沉默陆昝明习以为常,穆瑶却有些不自在,她眼神睥睨,见他果然抱着电脑在研究社会什么,屏幕上红红绿绿的线上上下下,她也看不太懂,嗓子里小声地哼了一声,表面上有些嗤之以鼻。
装什么装,大晚上不睡觉,到处找网看美股,以为是巴菲特股神呀。
她毫不留恋的转身,随即继续研究她的晚上看到的那只“碗”
“碗”的旁边还有一些看不懂的藏文,长短不一,像艺术字一样。
“那是嘎巴拉。”
声音是从身后传来的,穆瑶回头,“你认识?”
陆昝明点点头。
穆瑶正掏出手机准备检验一下陆昝明说的是不是真的时——
身后又冒出一句来,“嘎巴拉就是人骨,你看到碗的形状,应该是人的头盖骨。”
穆瑶瞬间后退了一步,抱紧手臂,浑身上下竖起一阵寒意。
“别怕,这是应该是当地的风俗,不是用普通人的头盖骨,而是有一定功德的僧人。”不自觉地,看到她的反应后,陆昝明安慰了她。
“西藏也有僧人?”这块她知道的真是太少了。
陆昝明似乎很了解,把藏传佛教的起源,还有近代的发展,全都一一讲解给了她。
听完之后,之前对眼前这个男人的偏见似乎有一些改观了。
她抬起眼,忍不住再次打量起男人,虽然他跟商琮长得很像,但两人气质差别挺大,鬼使神差的,穆瑶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人影来。
“你叫什么名字?”
陆昝明侧脸,视线对上来,“陆昝明。”
穆瑶哦了一声,“我叫穆瑶。”之后两人没再说话,不过刚才生疏凝固的气氛因为这两句话,有了一点点破冰意思。
两人都默契的不再说话,而是一起看着眼前的嘎巴拉,随着她时不时的提问,陆昝明又陆陆续续说了不少。
最后穆瑶先上了楼,陆昝明还留在大厅看他的电脑,临走时穆瑶想跟他说句晚安,却又觉得有些怪怪的,晚安两个字对于两个陌生人来说,实属太亲密了。
于是什么话都没说,上了楼。
上楼之后,穆瑶没什么睡意,她拿着手机,第一次对网络对面的那个“商琮”丧失了聊天的兴致,于是什么都没说就躺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