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就是死守南昌的城防准备了,反正赵玉成不打算离开南昌,他希望把南昌打造为战争堡垒,就在这里阻止宋军,不让宋军过于深入农民军的腹地。
而戚方这边,赵玉成非常欣赏从底层被一步一步提拔起来的年轻将领徐通,所以决定安排徐通直面戚方的威胁,给他一个考验,也是一个立大功的机会。
徐通毫不怯场,接到命令之后非常高兴。
仔细研究了戚方的行军路线和预定作战目标之后,考虑到麾下军队训练时间不长、战斗力不足的问题,他决定避其锋芒,不正面决战,而是利用江南西路的地形,发挥农民军的优势,不和宋军硬碰硬。
为此,他们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什么是他们自身的优势?
当然是优秀的群众基础和极高的组织度了。
数月间,赵玉成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在农民军占据的九州之地上初步建立了【农民军——农会】的二元军政体系,确立了农民军对各村庄农会的直接领导,简化了中间流程。
限于时间,农会建立也就差不多完成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还没来得及完成,但是不要紧,仅仅只是这一半,已经够用了。
徐通在战前就考虑到宋军糟糕的军纪,一路烧杀抢掠都算是轻的。
农民军可以轻松撤退,但是农村里的农民们和城市里的居民们办不到,所以他们不能一走了之,把百姓白白让给宋军去蹂躏。
谷于是帮助百姓撤离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徐通把第二师不少军队以营为单位散出去,一个营负责组织两三个乡的百姓向南撤退,士兵们需要联合农会干部们帮助百姓完成撤离。
俗话说故土难离,但是老百姓心里都很明白,知道宋军来了他们绝对讨不到好处,兵灾可是能和水灾旱灾相提并论的可怕存在,尤其是才经历过战乱,所以他们更加明白这一切。
稍微宣布一下,都不需要怎么动员,老百姓就全部开始收拾家当,跟着农民军往南撤了。
金溪县、南城县的居民一起往南丰县以南撤退,临川县的居民往崇仁县方向撤退。
不要停留,不要留恋,只要人活着,什么都能从头再来。
农民军向大家保证,绝对会让他们重新回到家乡开始全新的生活,土地是他们的,牲畜是他们的,农具是他们的,都是他们的。
怀着对分给他们土地的农民军的信任,农民们开始了大逃亡。
农民军的士兵们靠着当地刚刚建立起来不久的农会组织的帮助,成功将农民们组织起来进行战略转移,因为时间充足,战略转移进行得非常顺利。
百姓们转移走了之后,徐通率领部队对这一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坚壁清野行动。
摧毁桥梁,收走渡船,摧毁码头,填充水井,破坏道路,设置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