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鸡汤推广法

《读者》、《青年文摘》这等走小资文青路线的媒体最喜欢传的就是德国干净下水道,美国霸气小护照的故事,符合目标读者的想象和定位嘛,怎么突然吹捧起国产品牌来了?

定位不符合啊!

乐伊呵呵:“不发?不发我就告他们了!”

说着从手边抽出一沓儿七八本杂志扔给他自己看。

封面上就有关于乐伊的文章简介,正文里详细描写了蓝香翻窗逃婚的心路历程。

换一本,这是禾觅初到盛海被人骗光了钱,跟乞丐聊天最后奋发斗志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

再换,是乐伊因为幼年时期在农村做农活吃苦的经历才造成如今坚韧不拔的性格。

一连七八本都是这个套路,哪怕是同一本杂志之间的内容互相矛盾的都有,这本说禾觅逃婚出来搭车去了盛海,那本又说去了临安。

都是一样文艺矫情,一样的身临其境仿佛亲眼所见,更是一样的胡编乱造跟现实完全不搭噶!

这书上说禾觅去盛海的时候,她正在借钱给李磊他妈续命呢!

“这写的不对吧?”

“就是纯瞎编啊!”乐伊哈哈大笑,“《读者》就喜欢这一套,还说《见与不见》是仓央嘉措写的,‘世界最遥远的距离’的作者是泰戈尔呢!要不是他们就这德行,我还没那么容易抓住他们把柄呢!”

这是禾觅给她提供的素材,甚至到了她那边的网络时代,这样的内容依旧可以在朋友圈里大行其道不断被转发。

最逗的是终于辟谣了,说《见与不见》是藏族女诗人扎西拉姆·多多的作品,但实际上扎西拉姆·多多是谈笑靖的笔名,人家是个广东姑娘。

这辟谣辟了个寂寞。

这事还没完,11年作者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人真的以为作者是仓央嘉措而转载,还出版了,还把出版社给告了!

出版社直到这时还以为这是仓央嘉措的作品,理由是《读者》就是这么写的。

“他们怕你告他们?”

他们编乐伊的段子的时候可没有经过授权,要是别的名人他们还不怕,大不了撤稿赔钱,作者背锅,杂志社赚的盆满钵满,还没啥后遗症。

反正他们自己就是媒体,压热度这一套拿捏的死死的。

但是乐伊,她是真的能把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的!

正在上升期的《读者》当然不愿意公信力被打击,这一闹他们还这么继续骗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乐伊的要挟。

白送了她一个总读者千万量级还特别死忠特别虔诚和商品的目标客户人群重合度特别高软文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