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去纸张印刷的成本,和分给马杏的赚头,喜儿一册能得八文钱的收入。
十文钱能买一斤猪肉。
这样看来似乎赚的不算多,可这得看售出多少册。
“说起这事,真要怪我眼界小啊。”马杏说,“每册只让书局印了三百本,差点不够卖。我昨晚上已经跟书局说过,让他们接着印了。
这册数嘛,拿回来的当天,下午就卖了七十三册,转过天来又卖了二百册,今天还没结束,到现在为止,我估计该有二百多册了。”
“赵老爷啊!”马杏激动道:“你家公子三天就赚了近四两银子啊!”
他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好卖的话本。
以往,那些靠写话本贴补家用的书生,一册话本卖给书铺,也就只能赚两三两银子。
这位可是三天赚四两啊,且有得赚呢!
老赵听得点头,马杏能说出这个数,还把书局印了章的字条拿给他看,就表明他压根没有私藏的打算。
虽说这些钱在老赵眼里不值一提,但,这可是他女儿赚的银子!
谁家女儿有这本事!
谁家女儿能写话本,还能赚到这么些钱!
老赵的嘴角控制不住的往上翘,满心的自豪感,撑的脊背都比以前更直。
“我们之前说好的,每月月初分上月的银子,我指定不会赖账,您尽管相信我吧!”
老赵点头,心说你一大家子人就在景州,也不怕你赖账。
“赵老爷,快把新稿给我吧,晚上一会儿可都是损失啊。”
老赵这才把手稿取了出来,递给马杏。
马杏迫不及待的接过,只是一看就咦了一声,“这字迹怎么跟之前不同?”
“字迹太潦草,家里人又帮着抄了一遍。”老赵道。
“哦,原来如此。”他就说,一个人的字,哪能几天功夫就有如此大的长进。
字迹不字迹的,马杏也就是说一嘴,最重要的还是里头的内容。
他快速翻看手稿,越看神色越郑重,当看到其中主角一时不妨被人下了毒,他更是气愤的直拍大腿,“哎呀,怎么就不能小心些,哪能轻信陌生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