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进屋对李青道:“吉时到了该出发了,乡试该注意的事项,姐夫上次给你的笔记上都有记录,你回去潜心学习,等乡试后我们再聚,鱼儿,你在家,我把阿青送出城回来。”

李虞点点头,依依不舍的把李青送到门口,看着李青上了车,眼泪就止不住的掉落下来,李青吸了吸鼻子,姐弟俩挥手道别,看着车子走远了,文大夫对站在门口的李虞道:“小鱼,回吧!过些日子就能再见了。”

是啊!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李虞在心里叹道,看着文先生笑了一下:“嗯!就是有点舍不得。”

送走了李青后,日子一转眼就到了六月底七月初,玉米地里的玉米已经成熟了,玉米杆上的叶子也发黄干枯了。

如意和杨威带着长工,喜气洋洋的看着满田的玉米棒子,大家麻利地把玉米棒子掰下来,搬回晒场,照李虞教的办法,撕开玉米叶子把玉米棒子,四五个拴成一串,挂在事先搭好的竹架上晒在晒场里面。

玉米收回家后,杨威又马不停蹄的带人,把地里的豆子收回家,玉米地里的豆子种在垄沟里,两亩地才收了二十多捆豆杆回家,大家还是觉得高兴,因为这些豆子都是这两块荒地收获的添头。

田腾出来后,杨威带着长工,把早已开出来晾晒好的荒地再次深耕撒肥,为接下来栽种第二季玉米做准备。

七月上旬,稻花香飘满了整个青川大地,李虞辰时末巳时初带着如意,和杨威来到四亩育种田边,对两人说:“我发现稻花在巳时初到未时中是扬花期,过了这个时辰就收花了,而且扬花期也只有短短的几日,我们要趁这段时间,帮助野稻扬花授粉,增加育种成功率增加产量。”

如意和杨威仔细的记下,在李虞的指挥下拉着绳子,给育种的野稻扬花授粉。四亩田的育种田,如意和杨威用了一个时辰才完了工。

李虞回庄子里,见晒场里的玉米棒子也晒干了,李氏和玉娘带着几个长工的媳妇,坐在檐廊阴凉的地方,搓着玉米粒,李虞对几人道:“你们记着把瘪子放在一边,省得下种时还要挑选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