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贱民怎么配,让他一个堂堂未来天子,亲手舀白粥给他们。

太子再一次感觉憋闷无比,内心不断抱怨父皇为什么非要他来这一趟。

到了县衙后,郑县令一早得知太子要来,不仅整装待发。

太子一落座就立刻凑过去,殷勤地为他端茶倒水,鞍前马后。

茶水粗口,太子草草喝了两口,但对郑县令这样的知情识趣的人却颇具好感。

内心的窝火也少了几分。

中午的时候,由于洪水的原因,当地酒楼都关闭了,于是郑县令就在县衙给太子举行接风宴。

甚至找了好些当地的厨子为太子做当地的美味佳肴。

虽然没有御厨做的美味,但也算是太子这些天吃得最好的一顿。

太子酒足饭饱后,笑着拍了拍郑县令的肩膀,赞赏道:“做的不错。”

郑县令受宠若惊,连忙说“都是应该的”,顿时县衙里一片欢乐的笑声。

气氛很是融洽。

第56章 兄友弟恭(17)

吃完饭后,百姓还饿着肚子。

自然又要去街上施粥了。

太子内心极其不愿,也不得不扯出笑脸和其他官员一起去草棚施粥。

没想到才到了草棚,就看到旁边有一个摊子已经支起,一群拿着碗盆的百姓已经排着了。

那正在施粥的正是一对父女,父亲穿着朴素,脸上的笑乐呵呵的,女儿穿着紫色的襦裙,肤色白皙,梳着妇人发髻,头上仅插了一只木钗,却显得清秀可人,正笑脸盈盈地给那些人舀白粥。

太子看到那个小娘子,眼睛就移不开了。

他在宫里每夜都离不得人伺候,出来多久就禁欲了多久,早就忍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