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向朝廷缴纳税收,拥护爱戴君王的百姓流离失所,他们的房子,土地,亲人尽数被外敌无情的践踏,红色的火焰仿佛从天的另一边将这个国家蚕食吞噬……曾经的皇亲国戚,天潢贵胄,面对叛臣贼子却仓皇间狼狈出逃。”
杨晏清厌恶谋逆叛乱,并非因为他是否效忠于谁,而是为那些因为当权者野心无辜受难的黎民百姓。
萧景赫垂眸敛目:“先生想说什么?”
“现在我就在王爷怀里。”杨晏清轻声道,“若我不是大庆朝的帝师,不是镇抚司的杨晏清,只是王爷的王妃,王爷要如何说服我支持王爷的大业?”
萧景赫圈着杨晏清的手臂一紧。
这样的假设他们二人都知道只是假设,但无法否认的是,这样的假设极大程度的满足了萧景赫从未诉之于口的独占欲。
是的。
萧景赫一直是在意的。
他可以对杨晏清几次三番忽远忽近的撩拨宽容相待,也可以不在乎杨晏清每次撩拨之后从他这里算计利用的东西,但他在意杨晏清与他成亲的初衷,在意杨晏清尽心竭力为小皇帝的所有筹谋,在意怀里这个百年后合葬一墓的人心神尽数被他人占据。
不论是已经驾崩的先帝,还是如今只是个未长成崽子的小皇帝。
萧景赫都觉得碍眼得紧。
“先生又想从本王的嘴里套出些什么来?”萧景赫的唇瓣靠近脸颊边一直诱惑他的莹润耳垂,“密谋造反,这样的罪名本王的靖北王府可担不下。”
杨晏清有些无奈的晃了晃手,连带着握住他双手的萧景赫也随着轻晃了晃,避开萧景赫贴过来的唇瓣,语带不满地小声哼道:“王爷,我现在受制于你,这荒郊野岭只你我二人,连墨骓和黑鹰都不知被你支去了哪里,还有什么好顾虑的?难道我还能因为‘听到王爷说意图谋反’这种无凭无据的说法来参王爷一本?”
“先生的本事,本王从来不敢小觑。”萧景赫将稍微坐直了身子的书生略一用力再度按在怀里,“不如先生问,本王酌情回答,如何?”
杨晏清小声啧了一下。
他有点怀念之前的萧景赫了——现在这个骗起来好生费劲。
朝萧景赫的怀里靠了靠,换了个更加舒服的姿势,杨晏清思索片刻开口问道:“假设王爷大业功成,之后准备如何做?”
这个问题对萧景赫而言,一半是假设,一半却是带入前世的种种。
他沉吟了半晌,回答:“整顿科举,重新划分领地官吏职责名分,整肃军队,清点国库,同时派遣新一任巡抚前往附属国暗中巡查……”
这些都曾经是萧景赫前世上位之后做过的,或者看内阁实施的,以及……前世没来得及做的。
杨晏清很认真的听萧景赫的叙述,能够听得出来,萧景赫的确是十分谨慎的想过这些事,但很多举措并不适用于如今的大庆,反而更像是在虎视鹰瞵垂涎威胁之下匡扶社稷的孤注一掷——尤其是萧景赫最后在面对附属国这一问题上的谨慎与忌惮。
这并不正常。
向大庆称臣的附属国有且仅有一个,并且百年来安分守己并无不安分,萧景赫为什么会对那个领地不过一洲大小的附属国如此上心忌惮?
杨晏清微微眯起眼,他的脸颊因为发热已经浮上些许红晕,萧景赫按照他的话一路前行没有回头,自然也不可能找到药物替杨晏清缓解一二。
发热的确让他思考的速度慢了很多,但跟上萧景赫却还是容易的。
萧景赫感觉到怀中人轻微的发抖,止住话头皱眉低声关心道:“很难受?”
“不碍事。”杨晏清摇摇头,食指从禁锢的大掌中钻出来摩挲着萧景赫虎口处的厚茧,慢慢道,“整顿科举,划分官吏职责……这些都没错,但就在王爷踌躇满志忙着改革内政的时候,以内阁为首的六部尚书及各御史便会纷纷上奏,劝慰王爷顾全大局,多为江山社稷着想。王爷当然不会听从,反而会将内阁老臣逼退朝堂,内阁老臣闭门不出,各地州学子愤然,文人笔墨如利刀割喉,届时王爷便会面临天下文人的骂声一片。”
身后的萧景赫冷哼一声,满是不屑:“一群读书读傻了只知道攻讦他人不知道报效国家的书呆子?”
“然后会有各地州起义军以匡扶正统推翻暴君的名义叛乱起义,王爷会下令由亲信领兵镇压,将士出外,粮草为重,被内阁把持的六部不会让平叛顺利进行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爷会发现能供给调动的兵马越来越少,朝堂上可用之人一个接一个消失。而那些打着正统名义的反叛军将在内阁的指引包庇下一步步打到王爷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