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恒睿智的眸子晶亮,印刷坊才开张,好家伙,除了他手里的订单,郡主一下子预付了一万两银子的印刷款,以满足京城学子各类科考用书!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学而优则仕。这年代读书人参加科考大概要经过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殿试结束,前三名者即状元、榜眼、探花。取得这样的成绩那是相当不容易,可谓凤毛麟角。
那么,最初级学习书籍有千字文、幼学琼林、小学等,然后是《四书》及《孝经》,如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书经、诗经、仪礼、周礼、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等。
读书人读完这些,差不多十五六岁,考上秀才了,到县立或私立书院,读的书有史记、汉书等,在学经、学史、学文基础上,还要综合学习性理、制度、治道三方面知识。考秀才和举人,训练的目标是写制艺、试帖诗和策论。举人们参加会试和殿试,临考前需反复补习,训练策论和书法。
“郡主,学子们所用书籍太多,一时怕是印刷不过来?”年后,学子们开始苦读,吴恒怕耽误了读书人用书。
云锦思考片刻给出了意见,初级的千字文、幼学琼林、小学等,全部印刷出来,不能耽误孩子们的启蒙教育,中、高级学子用书,挑选主要书籍先印刷。
吴恒便有数了,心里一下子豁亮了。
想到快完成的西游记,云锦心说,到时先印刷个十万册,印刷册数越多,印刷成本越低,到时火爆大东朝,甚至周边各国。
她默默向原创作者致敬。
心说吴先生,本人就是想借您的大作惠及东朝子民。至于赚银子,真的倒在其次,在其次哈。
吴恒此来却是另有目的,见云锦走神,便道,“郡主,开办印刷坊嘛,印刷器具出来后,接单出货即可。投入少见效快。在下已安排下去,各大府城创办恒昌印刷坊分店。郡主,在下想着……”
“想着和本郡主合伙别的生意?”吴恒精明的眼神闪烁,云锦猜出对方的意图,笑着问他。
“哈哈!郡主聪慧,在下正是这个意思。”从火锅店,印刷坊,吴恒就知道,锦绣郡主实在聪慧,不知她脑子怎么长的,眼珠子一转就是一条生财之道。
郡主府内,她的果木挂炉烤鸭已接近成功,不过,她还是打算和杨记合作。
跟吴恒合作的话,她想到了另一桩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