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嬷嬷一家都是襄王妃的陪嫁,当年,跟着襄王妃嫁进来之前,襄王妃的母亲庄老太太专门抬举了庄嬷嬷一家,赐了“庄”姓,庄嬷嬷又是襄王妃的奶娘,一向很有体面,也是襄王妃的体己人。
庄嬷嬷不由得很心疼王妃,“大公子不能体会王妃的心思,王妃想把娘家侄女儿嫁给大公子,好缓和和大公子之间的关系,如今只怕不得不让一步了,听说那圣旨里,直接封了郡主为郡王妃,这正妃的位置,怕是很难了。”
“我庄家的女儿怎么能当侧妃呢?”襄王妃不由得怒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不是说陪皇上去踏春,怎么还把婚事都给定下来了?”
庄嬷嬷便凑到了襄王妃的耳边,将打听来的消息说了,”这谢家也着实是厉害,为了保住自家的女儿,就坑了咱们家郡王爷。“
襄王妃眯了眼,想起在新春宫里的家宴上见过的那小姑娘,不由得冷笑一声,“可不就是个厉害的?外头这么个传法,说是谢家算计了咱们,照我看,未必呢,想必王爷早就瞧上了人家小姑娘,要不,怎么会专门赐菜呢?”
她想起一件事来,“郡王爷也该回来了,在做什么?”
“听前院那边来的消息,说郡王爷一回来,便去了东北角的小院子,这会子还没有回来呢。”
“你安排人去盯着去,看郡王爷出来了怎么说,那边有没有派花楹出来说什么?”
东北角的小院子是槛院,容侧妃一向有什么“旨意”都是吩咐花楹出来传达,她和容嬷嬷二人这十多年来,就不曾踏出过院子一步,只在里头静修。
庄嬷嬷明白这意思,忙出去安排去了。
槛院的次间里,青铜烛台上点着蜡烛,烛火将屋子里照得非常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