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大秦朝堂上的文臣基本都是六国之人,只有武将中才能见到大量秦人。可见大秦在文官的培养上欠缺太多,必须补足才好。”

秦王政深以为然:

“商君策可靠军事强国,却过于倚重军事,无形间压榨了文官的发展。秦人多以沙场征战为荣,忽略了其他方面。”

参军打仗的收益回报是相当快的,和读书当官相比,这就是个快速改变家族地位的捷径。有近路大家自然愿意抄近路,而不是吃力不讨好去研究什么学问。

更何况秦国庶民本来也没多少机会学习,只能接触到参军这一条路。

商鞅搞了个疲民五术,弄得庶民苦不堪言。这么做确实让庶民更愿意去靠军功来改换门庭,可也变相打击了秦国的文气。

当然,即便现在看来商君策确实遗留下来的问题重重,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它就是最好的选择。

秦国得先强大起来,才能谈别的。否则被各国压着打,那就根本没有未来可言了。

反正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慢慢解决的。

秦王政也觉得文官全是六国之人太危险了,尤其是在天下刚定的时候。那时六国还未归心,出身六国的文官很难确保个个都忠于大秦,随便出几个想复国的就会把事情弄得非常麻烦。

扶苏既然想出了解决办法,那再好不过。

只可惜官学的成效需要等上至少五年十年才能出来,而且学成出师的学子也做不到一下子就当上高官,还得花时间慢慢磨练。

扶苏劝道:

“有父亲在,那些跳梁小丑翻不起什么风浪。我们时间还长,总能等到那一天的。”

按照上辈子的情况来看,父亲至少还有十八年寿命。倘若好好保养、不吃丹药,肯定能更长。

这么长的时间还不够吗?扶苏认为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