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页

前院

书斋内,灯还亮着;章太傅合上手中关于河道的书,抬头看向轻声走进来的安伯开口询问:“如何?”

安伯开口道:“小姐…还是去了前院,看着穆公子离开。”

“唉,这傻孩子。”章太傅叹了口气,自家女儿的心思,再是不仔细这些年也能看出些端倪了,每每收到那信便能开心好些时日,一查便知是谁寄来的。

从前自己虽起过这心思,可他捧在手心里的女儿也不能让他人欺负了,便是他看重穆苏的才能也不行,想着章太傅面上带了些怒气,气愤穆苏这没眼光的呆子;哼,竟让她的女儿为其茶饭不思。

安伯瞧着自家先生有些生气,赶忙道:“不过方才穆公子走时留了本游记给书之说是充盈藏书,后来让小姐给拿走了,看过之后小姐倒是开心了许多。”

“哦?” 章太傅有些好奇:“什么游记让南絮如此高兴?”

见有所缓和,安伯忙趁热打铁:“依老奴看呐,这许是穆公子专程给小姐留下的,小姐可是最喜欢看游记的。”

章太傅闻言,这才缓和不少。

第68章 回临淮城

迎着河风站在桅杆边看见熟悉的码头, 穆苏心中有些不平静,所谓近乡情怯约莫就是这样的;得荣站在身后看见船缓缓靠近码头,面上露出笑意侧首对身旁的魏零说道:“这儿就是咱们少爷的家了。”

魏零听得荣说着,抬眸远远看着河上那座极繁华的城, 心里想着:原来这就是少爷长大的地方, 果然和想象的一样, 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养出少爷这样金尊玉贵的人。

下船后便在码头上寻了一辆马车,此次穆苏回临淮并未提前写信告知外祖父、外祖母,归期并不十分确定还是不要让两位老人牵肠挂肚的好, 因而此时临淮城无一人知晓穆苏已回临淮。

行了许久马车在苏府门前停下,得荣下了马车走上前敲响府门, 不消片刻里面传来声响, 门童打开房门正欲询问来者何人, 猛地看见得荣熟悉的面容,瞬时惊喜道:“得荣哥!”

还未缓过神来,忽地想起了什么,抬头朝后看去, 果然看见正下马车的穆苏,立时侧首朝府里面大声喊起来:“小少爷回来了!小少爷回来了!”

不消片刻, 苏府大门敞开,下人们喜笑颜开帮着搬行李;蒋氏从内院匆匆忙忙赶来前院, 疾步上前一把抱住穆苏,眼带泪花,声音哽咽:“阿玉,你可回来了。”

穆苏伸手轻轻抚了抚蒋氏的后背, 温声道:“外祖母,阿玉回来了。”

入了屋内, 蒋氏仍拉着穆苏的手不肯放开,眼睛仔仔细细的上下打量着穆苏,轻叹一声:“高了也瘦了,这两年定是在外面吃了不少苦。”

穆苏笑了笑反驳:“外祖母,阿玉这是长大了,长个了抽条自然就瘦了,可不是没吃好。”

“胡说,那外面四处漂泊的能吃着什么好东西?你可不就是在外面受了苦,这才消瘦不少。”蒋氏可不信穆苏的解释,一心觉着自己的宝贝外孙在外风餐露宿,四处漂泊过了不少苦日子;见外祖母如此,穆苏也不再开口争辩自己没怎么吃过苦,只面带笑意的看着关心着自己的外祖母,心里暖暖的。

祖孙两个在屋内说着体己话,府内的下人们高兴的干着活儿,小少爷回来了想必日后府内又会热闹许多。

“今日外祖母好好给你做些好吃的,补一补;你外祖父还在书院里,我待会儿差人去叫他早些回来,他见着你肯定会高兴坏了,你走这些日子,他时常去你的书房里坐坐,也不干什么就坐一会儿,我就知道他定是想你了,只憋着不说,你外祖父啊就那个性子。”蒋氏喋喋不休的说着些琐碎的小事,略显苍老的的脸上满是笑意,藏也藏不住。

穆苏想了想说道:“外祖母别差人去了,我正闲着,也好久不曾见到过书院的同窗们了,待会儿便让我前去书院接外祖父,顺便去书院看看。”他确实许久不曾见到康旬和江淮了,对这两个好友也是颇为想念。

“可你才刚到家,也该休整休整才是;如此会不会太劳累了?”蒋氏闻言面露忧色。

穆苏笑了笑,轻声道:“孙儿一点也不累,精神头好着呢;还等着晚上回来吃外祖母做的好菜,在外面整日就想着外祖母的手艺。”

“好好好,外祖母今日给你做一大桌子菜。”蒋氏笑盈盈的,慈爱的看着自己的外孙;仿佛只要穆苏说什么都是好的。

柏江书院门前,苏府的马车缓缓停了下来,书院的门子瞧见是苏府的马车,心下有些纳闷想着今日苏先生不是还不曾离开书院吗,怎得又来了一辆苏府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