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青珣此时已不止是侍君,他还是皇帝新立的机构,稽司的司主,也是皇帝手中最锋利的刀。
外头的人将稽司的人称为“绣衣使”。
很快,五朝世家的掌事者年迈老死,全家丁忧,紧接着另一家又出了意外,接替的家主为讨好女帝,在朝中支持新法。
接连出事让世家声量大减,但还不足以到敢跟皇帝撕破脸皮的地步。
李持月并未强硬推行新法,她太知道这些世家的伎俩,他们即使没有,也会煽动百姓,利用百姓一时的无知来阻碍新法推行。
“朕想起来,当年登基之时,还未下大赦天下的恩典,如今为了新法,正好就补上吧。”
然而李持月所谓的补上,并不是单纯的将人从牢里放出来。
她下令将新法印制发放到各县衙门,要求给牢中的犯人发放此新法,不识字的则要给他们诵读,直到他们熟悉为止。
想要出大牢,就得回答对足够数目的新法问题。
而这些罪犯在外头还有仇恨他们的人,那些仇恨的百姓要是不想犯人出来,也可以自学新法,择日在刑台上抢答。
犯人赢了,可以获得大赦,百姓赢了,犯人就得回去蹲着。
于是,刑台变成了比赛的擂台,犯人为了自救、百姓仇恨犯,双方都拼尽浑身解数抢着答题。
百姓们好热闹,这样新鲜有趣的事怎么会不看呢?
比赛一场接一场,有的竟也惊心动魄、异彩纷呈,到后来人人都能谈上一两句,天下人将此法谙熟于心,也知道了新法的好处。
天下都开始呼吁新法。
李持月这一出奇招,得了个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