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懒得再听,临走了还不忘抽了一鞭子松枝,淋了上官峤一头的雨水。
上官峤擦掉脸上水迹,心?道这也比被?踹进荷塘里要好?上许多。
看她踏镫上马,上官峤拱手遥遥说了一句:“未能授……小郎君课业,还望海涵。”
“当本……本公子稀罕,你也不过如此,”李持月跟他斗角,“道不同不相为谋,让你做夫子,听了也是膈应。”
说罢,李持月马鞭一挥,勒缰出了山门。
上官峤望着那如同少年般神采飞扬的背影,直到?朱衣人影消失在山石折道之?处。
“真是骄纵坏了的……”
—
快马回到?了公主府,李持月来不及歇,命人去找七县的地?图来,也不管是不是季青珣的人了,只拣了消息灵通,见闻广博的,将?各县乡绅的名号一一报了上来。
她书读得不精,又请了文墨出彩的许怀言来,什么家国天下、荫蔽一方的溢美之?词都往上面加。
李持月还连夜划定了每大?户负责的所在地?的多少百姓,更是扬言要出巡一趟,负责的百姓遭水淹伤亡少的几户,她会奏请圣人颁“贤德郡望”的牌匾,往后到?明都科举的子弟更会得公主府的荫蔽。
眼下正兴科举,恩荫入仕不过外流官,科举在世人眼中已是入仕的康庄大?道。
举子进京都要寻权贵投名刺行卷,能投到?公主府可是上佳之?选,乡绅们多是告老还乡,对于族中孩儿?读书取第寄予厚望,得公主这一应诺,当真是极大?的好?处。
李持月这么折腾了一顿,待信写完,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秋祝和春信已经来劝了几次让她用饭,她都没有抬头,二人在屋外相视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