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玉接过,发现清单上列的凤尾草、蔓荆叶和柞树叶等,都是治疗痢疾的常用药。将这些药材送到灾区,大锅熬煮后分给灾民们喝下,可起到预防和治疗痢疾的效果。衙门的赈灾策略,路子是对的。
林如玉又将征调清单上的药材与库存清单对照,发现衙门第一批征调的药材数量,竟要调走林家库存内这几样药材的八成,觉得这数额太大了想,便问道,“除了咱们家,还有哪几家也收到了征调清单,调量是多少,他们那边是怎么回应的?”
林盛没想到姑娘一下就问到了点子上。难怪这次代主母过来巡视的不是二爷,而是这位甚少露面的长房嫡女,林盛态度越发恭敬了,“回姑娘,还有城西赵家、城北宋家和城南张家三家收到了调单。小人打探得知,咱们家的药量占了五成,赵家两成,宋家两成,张家一成。其余三家收到调单后也没说应或不应,应是在等着看咱们药行出多少货。”
林、赵、宋、张四家,是宣州城的四大药商,衙门的调量也是按着几家的实力分配的。这么大的事林如玉做不了主,得请母亲拿主意,“咱们也先按兵不动,吩咐管事和伙计们都把嘴巴闭紧了,敢多嘴向外透露消息的,一律从严处置。”
“是。”林盛立刻严肃应下。
林如玉又吩咐道,“若张家派人来取药,一律打发走。”
城南张家,是林如玉大姑母的婆家。
第82章 买卖消息的茶馆
林大姑议亲时,张家药行的实力与林家不相伯仲。但这十几年张家出现了三四次重大的决策失误,致使张家药行实力锐减。
张家生意做得不好,却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诬赖亲家从中作梗,抢了他们的生意。
林如玉的祖父在世时,看在大女儿的面子上,没与张家斤斤计较,还出手帮了张家一次。哪知张家不知感激,反而赖上了林家,甚至就连林大姑都觉得,是娘家抢了夫家的生意,害得她在夫家没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