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尽量委婉的语气说道:“……你不觉得这个稍微夸张了一点吗?”
创意是挺好的,但对于现在的大雍民众来说,这种艺术还是太超前了。
乔桓瞪大了眼睛,“会吗?”
她以为她这还得算是正常的。
要知道,她还曾经见过另外一个世界的郭嘉附身在这个世界的郭嘉身上,还从他们这里知道了另外一个世界演化出的不同历史。
母皇并没有跟她避讳于谈及另外一个世界,反而亲自搭建了沙盘,将上面的各方势力博弈是如何演变成三分天下的,给她讲了个明白,又给她解释清楚,这其中和大雍的发展到底有多大的区别。
以她的记忆力,要想将那边的历史作为平行设定三国演义书写出来,完全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想到若是按照这种写法,大家可能要对母皇的臣子产生什么不太恰当的误解,她又将其给打消了。
但让她中规中矩地来写,又显然不满足于她这飞扬的性格。
既然如此,那就来个喷火招风一枪穿云的版本!
起码整体的历史发展还是尊重固有现实的,只不过是在战斗力上放大了一点效果而已嘛。
比起什么平行时空的三国鼎立,这个可要好接受多了。
然而她看到的却是姜维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说道:“乐平月报应该不会接受这种投稿的,现在还在全民启蒙的阶段,不是所有人都能相信你写的东西只是基于事实的艺术加工。如果有人真的相信这个是实际存在的情况,然后因为这个对比差异过大选择不再奋进,该当如何?”
“你可以当做还有一个原因,”姜维摊了摊手,“我不会扇风,我看了妒忌。”
“啊……是这样吗?”乔桓抓了抓自己的脑袋。
“或许是的。”另外一个声音传了过来。
出声之人乃是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
这些新加入乐平书院的学生虽然有单独的分班和指导教师,也有小组作业结团相互帮扶适应,还是又加上了一个学长来为其解答困惑。
乔桓的身份对于这些乐平书院的学子来说是保密的,对于书院之中的老师却并不是秘密,故而这个分派给了姜维和乔桓的领路人正是曹操的女儿曹节。
眼见姜维和乔桓这种乍看起来还挺有小大人样子,实则还是幼稚鬼的表现,曹节忍住了想笑的冲动,朝着乔桓说道:“或许你可以尝试一下将神话故事以这种方式来表述,将其变成扩展开来的小剧场,甚至将其编写成带图画的手册?”
要这么说的话,此物正好承接着前几年发行的《山海经》,这么看的话,是有一批受众的。
可问题来了,乔桓别的毛病没有,就有一点,但凡是她认准了的
事情就一定要去做。
——除非被母皇劝阻。
现在乔琰也不在她身边,所以没人能拦得住她。
于是曹节和姜维便见到了这位化名穆桓的乐平书院新生到底表现出了多大的杀伤力。
按照乔桓自己的分析,那两人都觉得自己的艺术创作过于脱节,可能是因为,以她的笔力还不够写出临战之间各方武将威风八面、谋臣运筹帷幄之态,所以她要在书院之中找到一个能跟她合伙创作的人。
这个人的年纪不能太大,尤其不能是那些行将从书院毕业前往洛阳的。
毕竟她不能耽误那些人的事业。而且也说不准,这些人的创作欲和想象力已经有些消退了。
还不能找跟她一样太过低年级的。
像她和姜维一样有着充裕知识储备的人到底还是少数,到时候找到的帮手字都认不全可怎么办?
此外,这个人最好还在军事能力上有着非同一般的造诣。
继承了乔琰行动力和实干本事的乔桓很快给自己罗列出了条条框框的要求,然后找到了学院之中的留言板把自己的需求和找人佣金都给贴了上去,不过短短半个时辰,她就知道了最符合自己要求的目标。
南阳新野人士的邓艾,现年十三岁。
姜维再次感慨,穆桓这家伙简直就是个怪人,她居然在确立了人选后真的找上门去了。
邓艾此人因为口吃的缘故其实很少跟人交流,一心钻研学院府库之中的书籍。
姜维初到乐平书院就已听说过了他的名字,据说此人乃是邓氏大族之后,只是因自幼丧父,也无甚家族助力,在其十岁上下的时候游学经过颍川,见太丘长陈寔,也就是陈纪的父亲,碑文上写有“文为世范,行为士则”八个字,便将自己改名邓范,表字士载,又因族中已有名为邓范之人,便改成了邓艾。
在听闻乐平书院扩招,可供给学业优秀之人就学经费后,邓艾征得了母亲的同意,北上来到了并州,成为了乐平书院的一份子,到如今不足三年。
但因其学业优异,进步奇快,已是多次进入书院精英才能进入研读的藏书楼。以其论述水准来看,一旦其学成,势必能入洛阳官场成为陛下助力。
要姜维看来,邓艾得是吃饱了撑的,才会同意穆桓的请求。
但让姜维和曹节都没想到的是,他还真的同意了?
“你怎么说服他的?”
乔桓抬了抬下巴,“谈条件这种事情得切中要害。”
“他要文为世范,那又何妨先从这种演义创作做起,既有润笔费可拿,又可锻炼文采。我和他说,他斟酌文辞之时不若将其念出,届时写作沉浸其中,便自然忘记身有口吃之疾,或许反而能将话说得流利了。”
“他要行为士则,那他便不该只将母亲留在南阳,令其远远牵挂。我在乐平有一处宅邸,可以低价租赁于他,以润笔费便能填补租金。眼下各州行业兴旺,并州为龙兴之所,堪称鼎盛,不无自食其力之所,正可相
互扶持。”
“有此二者,他为何不应我?”
但应归应吧……
这东西的受众就像是姜维和曹节所说的那样,是已经完全能够明辨事理的上流人士,要将其推行出去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光是乐平月报的审稿那里就先给她打回来了。
虽然早在合作之初,邓艾就已经先听乔桓说了,就算是没能达到她所预期的目标,也不会收回已经对着邓艾给出的润笔费,他还是觉得自己怪内疚。
却只见乔桓很有小大人做派地摆了摆手,表示他们这次往回收那么一点,再尝试一下。
而这个未曾经历过删改、经由邓艾润色的初版,乔桓斟酌了一番后,让人誊抄了两份送往了两个方向。
一份送往了洛阳,表示她在乐平书院真的有在努力拉拢人才,结交伙伴。
就算这个拉拢的方式稍微奇怪了一点,总的来说,只要达成了目的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