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谁非,根本已经扯不清楚了。

囚徒是韩信。他跟刘邦家的恩恩怨怨,纠葛太深。

一开始来说,刘邦赏识他,提拔他,给他带兵打仗的机会,是他的伯乐、恩公。

韩信不负恩公的期望,成了一代将才,劳苦功高,算报了知遇之恩。

但是后来,韩信拥兵自重。刘邦的军队有难,他旁观坐视不救援。君臣之间开始离心,互相猜忌。

再后来有人告发他谋反,刘邦逮捕他。你说冤枉了他也对,但毕竟没有杀他,只是贬了他的爵位,也算是对功臣格外开恩。

再再后来有人谋反,刘邦出去平乱的时候,韩信是真的想谋反了。他想把监狱中的囚徒放出来,去杀吕后和太子。幸亏有人提前将此事告诉了吕后。

吕后提前防范,幸免于难,反手要除掉韩信。以牙还牙,天经地义。

从前吕雉看待这件事,天然站在刘邦的立场上,觉得韩信必须被清除掉。

开国功臣们实力强大,又自恃功高,只会越来越难以满足,越来越难以相处,杀掉名气最大、实力最强的韩信,正好可以震慑其他人。

可是现在她不这么想了。

换了一个立场,吕雉觉得,韩信有韩信的不安和恐惧,并不是自己原来认为的那样罪不可恕。

纠葛太深的君臣,其实就跟纠葛太深的夫妻一样,乍见之欢到互相怨怼,是利益立场发生了变化。

世事如棋,没有谁和谁,天然和永远,都会在一起的。

每个人首先都是她自己,而最终,每个人都只不过拥有她自己。

所以最重要的,永远是如何发展壮大自己,这样才能最终成就自己。

后世有一个女皇帝,披荆斩棘,承受非议,成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