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制度在洪武年间不断完善。
洪武五年定下“厚往薄来”,洪武十六年开始对藩属国“堪合印信”。另外,藩属国必须按照规矩提交“朝贡文书”,只有获得大明检查批准才能前来进贡。
朱元璋认为明朝的主要威胁来自北方,而对周边其他小国,他划定了十五个不征之国。
不征,是渴望维持一种稳定。不让大明陷入穷兵黩武之中,让各国以大明为中心保持天下太平的局面。
朝贡贸易对于大明来说是政治认同的附属品,可对藩属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经济活动。各取所需,能保持相对的和平。
朱棣上位不久就命郑和下西洋。其中固然有他的个人因素,夺位不正,更需要证明他能做好天下之主,证明他有着远超建文帝的本事。
耗费大量人力与财力,却不是只为个人威望的提升。永乐三年的第一次出航,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洪武帝执政晚期,安南国发生了政变。陈顺宗只是傀儡国王,朝政被权臣黎季犛把持。
在黎季犛彻底掌权后,多次对广西、云南等地侵扰,试图扩张侵占土地。朱八八派人前去训诫,却收效甚微。当他驾崩后,安南国居然没有派遣使臣入京祭拜。】
朱元璋看到此处,眉头紧蹙起来。藩属国竟敢不派使臣入京悼念,这是大不敬!
回想安南国二十多年来的做派,对方会做出这种事,还真不是无迹可寻。
事情要从二十一年前讲起。
洪武五年,安南国递交的朝贡文书,其国王署名突然就从陈日熞变成了陈叔明,那非常不合规矩。没有大明的册封,没有事先的通报,陈叔明竟然自立为王。
不久,明朝了解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