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告老还乡

“他能用左手书写,并且模仿任何人的笔迹。”宋端道。

崔秉直明白过来,暗惊道:“那也就是说……”

“没错,川王殿下和秦凯的往来信件,其中那两份有不臣之语的,只怕就是崔秉直写的。”宋端凿定了他的想法。

崔秉直叹了口气,他从前就觉得杨广信有些怪异,这猛然被宋端坐实了想法,身边的同僚就是曹家的利爪,登时有些不寒而栗。

对了。

“那日他给我……”

崔秉直想起那日下职,崔秉直送给自己的两包茶叶,难不成崔秉直就是在茶叶里面做了手脚,毕竟清茶昂贵,拿回来也只是自己喝了。

“郎中是公子的拥趸,您得走了。”

宋端看着他,直直的说道。

崔秉直抬起头,倒不吃惊,而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公子倒了,鸾台这边曹家一定会插手,安置自己的人,崔郎中若不能适时让贤的话,这把火定然会烧到你的身上,不如现在借此次生病之机,告老还乡,还能带着崔鹤他们安度晚年。”

话是这么说,但崔秉直有些犹豫。

宋端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道:“郎中放心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公子不会有事的,有我和杜大夫在,定会让天理昭然。”

“没错,公子是游兰献王后裔。”崔秉直说着,“可是川王殿下更是龙裔……曹家……曹家都没有放过……”

“曹家若是再想动公子,便是自寻死路了。”

宋端道。

崔秉直拍了拍腿,罢了,有些难耐的说道:“我在鸾台几十年,韩郎君都是我伺候的第三位郎君了,可也是他……让鸾台有如今的风光。”

“既如此,公子也绝对不会让鸾台落在贼人的手里。”宋端沉静道。

“而且。”

她又道:“公子这几日让我在郎中的老家将您当年为了上京读书,卖掉的那座祖宅买了回来。”说着,宋端掏出房契来,“您带着全家人回脂兴,去梁城就是了,公子又补贴了些,足够您一家子的吃穿用度了。”

崔秉直没想到韩来会想的这么周到,更没想到这个往日里总是当年责骂自己的小兔崽子……

“您这些年兢兢业业,公子都是看在眼里的。”

宋端安抚道:“辛劳一辈子了,该享享清福了。”回头看着院外,门口处还有阿满和崔鹤的身影,“凌云这孩子我看着不错,是个好苗子,若日后也能登堂入仕,也可继承郎中的衣钵了。”

崔秉直提到这个孙子就欢喜,一时又哽咽,说不出什么来。

“这个给您。”

宋端从手指上摘下一枚扳指:“他日若有崔家后生落难,来靖安以此物找我,我定会相助。”

崔秉直有些失语,心里万分感动,恭敬的收下:“多谢女史。”

-------------------------------------

“鸾台的崔秉直怎么突然称病致仕了呢。”

御史府里,张炳文犹自怀疑着:“说好了,让杨广信给他下慢毒而死,这人都不在靖安了,还怎么下手啊。”

曹琦坐在一旁,垂眸着自己变得空无一物的指甲:“张尚书在担心什么,正如您所说,这人都不在靖安了,不是正好吗?”

张炳文回头看她。

“咱们不过是要除去韩来的人,好叫杨广信接手。”曹琦道,“眼下不用杀人就能得偿所愿,两全其美。”

“可是……”

张炳文不知道自己在担心什么,但心里始终惴惴,思忖半晌,才说道:“眼下韩来他们水深火热,正是用人之际,崔秉直又素来是个直脑筋的老古板,怎么突然致仕了,还是说……真是病入膏肓了。”

“您到底在担心什么。”

曹琦斜睨着他,飞扬的睫毛掩藏着其中的诡谲。

“我父亲如今凌天之势,难道还不能让张尚书放心吗?”她道,“您可是我父亲如今最信任的人了,即便您的儿子张子奇……喜欢宋端。”

她说完,张炳文浑身打了一个寒噤,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正座上,始终闭目养神不曾开口的曹燮。

是了,这人现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不。

他比肩皇权。

可以左右立储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