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公卿心里一颤,就连三公也心有疑惑地看了他一眼。别人不知道边境战事,他们能不知道?短时间内根本就打不起来!那为何他既然不远数千里回来,又为何匆匆而去?
李毅并没有常人预料之中地那般惺惺作态,而是凝重说道:“的确,虽说暂时泸州城按兵不动,可兵法诡谲多变,战事一触即发!虽是都有再次兵戈相向的可能,爱卿早日回去主持大局,不仅朕心安,南唐子民亦可心安!”
听李毅如此说,满堂公卿齐齐望了眼高坐龙椅上的九五之尊。
咬文嚼字功夫不输杨孟君杨家枪法的黄紫大臣们,非常敏锐地把握到了李毅说话的语气和态度。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李毅不再称“大唐”,而是自称“南唐”!
是不是可以说,从现在起,李毅已经放下所有面
子,真正准备参与到群雄逐鹿之中,而杨孟君便是他手下最大的依仗?
要面子的皇帝不可怕,毕竟他还有所顾虑,可只要里子不要面子的皇帝...
百官们心里已经开始了掂量,李家杨家再次同进退,共荣辱的时候...在这种新的局面下,该如何火中取栗,又该如何保全自己,保全家人?
就李毅这一番话,甚至比前日杨孟君把林志安打的半死还要震撼人心!
十年前的南唐,不仅要受北方齐国之扰,还要提防西蜀赵星河之犯,更有岭南南诏两条伺机而动的参天巨蟒。朝中党派之争,军权之争。可谓是内外皆疮痍满目!
自从杨孟君来了之后,李毅对政治的态度立马来了个大转弯!交付军权于武将,分裂朝臣,收拢大权。
林志安代表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朝堂上所有还沉浸在十年前国情的所有大臣们!因为李毅转弯太快
,那些来不及跟着转弯的公卿们,迟早会被甩下去!而这种大臣不分党派,只是跟理念和思想有关。
林志安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第二个!
想抽身而退?可以,但也要跟上李毅的思路才行!所以洛林主动辞去当朝右丞相。
而直到今日,众臣才发现,南唐这辆巨大马车,其驾车的人不知不觉已经多了一个杨孟君,还是和李毅同心协力的杨家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