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庙堂丹樨

江南塞北 去时风止 1411 字 2022-09-01

直捣中原。如今正值叛军大败之际,当一鼓作气收复江山!江南道富饶甲天下是没错,可中原如何?琅琊王只用了十年便招募百万雄师,五年后怎么说也将再次拥有五十万大军!天下再无第二个长沙,再无第二条长江,也再无第二次天降流萤飞火!”

吴冲重重哼道:“是!但人间也无第二个吴冲!”还有下半句没说完,“人间一直有东方玄机!”

而王鹤此言之意再明白不过了,如果当真休战五年,王熠宁何处立功?如今徐瑾辰已自立营号,且立下旷世大功,王熠宁呢?王鹤甚至连接下来的话都想好了,无非是由吴冲徐瑾辰继续对阵星河昭昭,而幼子王熠宁则挥南唐“倾国之兵”攻伐中原,立下不世奇功。

李毅轻笑一声,“那好,如今正好两策摆在面前,你们也都别沉默了,如何想就如何说!尤其是你们三个,边境战事你们最了解,也最有想法。”

李毅所指的三人无非是王熠宁三人。

韩边关朝着吴冲微微点头,出列道:“臣附吴大将

军之议!”

有了“目无尊长”韩边关做出头鸟,百官互相对视一眼,也纷纷出列各抒己见。

两种说法各占一半。但洛林徐仁寿两人却始终没有出列,还有王熠宁三人。

一向刚正不阿的徐太尉这次竟然也学着洛大人练起了闭口禅,这一态度也让中书省官员心里七上八下的,不自觉的把目光聚集在徐瑾辰身上。

果然,徐瑾辰正了正战甲,慷锵有力道:“启禀陛下,臣附王太师议!”

闻言,李毅神色玩味的瞄了一眼徐仁寿,随即把目光定在徐瑾辰身上,微微点头。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谁不知道吴冲徐瑾辰两人共同大破荆州?按理说也应当共进退才对,为何唱起了反调?

这时,王熠宁出列道:“臣附吴大将军议!我朝当屯兵养战数年!”

这一下,顿时有趣了许多。怎么自家人都不帮着自

家人说话了?

如果徐瑾辰提议趁机出兵收复天下还可理解,毕竟徐瑾辰需要军功把自己征西副都督的副字给去掉,也可以理解为建功心切。王熠宁为何这样?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王家最得意才是最需要军功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