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 6 章

原本她还打算硬着头皮上,到时候装模作样见机行事的,但现在何嫂子直接给她解决了这个麻烦,让她不用去干那体力活了,她当然求之不得。

不过该说的何嫂子还是要解释清楚的:

“生产队从大队长到会计到记分员都是不脱产的,得带头在地里干活,只有这个农具登记员的岗位,是当初大队长照顾我这个军嫂的特殊情况,专门给我另辟出来的。”

“这个岗位时间相对宽松,只需要早上跟傍晚的时候在仓库这边登记和收检保管好农具就行,其他时间并没有硬性要求,但相应的,工作是轻松了,给的工分也就比较少,一天只计4工分。”

这时候记工分都是十分制,成年男性劳动力干一天的活能拿到十分的满工分,女性则能拿到八分,但这是对于大队上那些力气大、干活效率高的社员而言,像知青院的那些知青,能拿到满工分的很少,不管是男知青还是女知青,基本上都只能拿到六七个工分,说是跟着社员干活,其实大部分都是在磨洋工。

所以其实4个工分还是六七个工分,真要算起来区别不大,但对江栗而言,工种岗位的不同,却有着天壤之别了,只要不让她去外头昏天黑地地干活,让她干什么都成。

至于工分,反正现在也到了76年了,马上就能恢复高考,就算考不上大学,等再过一两年知青大批回城,她自然也能离开这儿,工分赚多赚少也就无所谓了。

更何况她还有个金手指兜底呢,想要吃饱饭有的是办法,并不是只有卖力上工这一条路子,所以对于工分这一块儿,她是真不在乎。

不过她倒是从刚刚这位何嫂子的话里听到了另外一个信息。

原来这何嫂子还是个军嫂,那就难怪了,七十年代据说当兵都是能拿到津贴的,这何嫂子昨天能拿出那么贵重的谢礼,今天又主动把农具登记员的工作让出来,还表示要在家里全职带娃,这说明何嫂子的家里条件还是不错的,估计她丈夫在部队职位不低,每个月寄回来的津贴就够她一家子吃喝花用了。

等何嫂子一走,江栗手里头该分发出去的农具也都登记分发完了,她在仓库这边闲坐着也无聊,索性把仓库门锁上,回了一趟知青院烧了一锅开水,放凉后灌到了原身那个外漆磨损有些严重的军用水壶里。

趁着四周没人,她把那个高温防暑包拿了出来,取了一包20克的葡萄糖粉融在凉白开里头,这才拎着这只军用水壶,戴上顶旧草帽往知青们挖沟渠的那边走。

离干活的地儿还有一段距离,就能听到热闹的口号声,负责挖渠道的社员和知青们弯着腰挥汗如雨,一个个顶着大太阳忙得热火朝天,光是看着这场面,江栗就忍不住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愈发在心里暗自庆幸她得了那位何嫂子的特殊照顾,不然真要是成为这些人中的一员,她怕自己连一个小时都撑不过去。

躲在阴凉的树底下等了好一阵,才听到大队长在那儿宣布中场休息,趁着大家稀稀拉拉从渠沟里爬上来歇凉,场面有些混乱,江栗赶紧凑到了宋春霞那边,把手里那只军用水壶给递了过去。

宋春霞一愣,正想要问江栗怎么来了,就见江栗冲着她眨眼睛使眼色,她立马会意,接过江栗手里的水壶,拧开盖子就往嘴里灌。

只是,水一入口,宋春霞就愣了,手里的水壶立马就放了下来,惊讶又诧异地瞪着江栗:

“这水——”怎么这么甜?

江栗伸出一根手指做了一个“嘘”的动作,示意宋春霞别吱声:

“赶紧喝,喝完我就回去了。”

宋春霞不是个多事的人,虽然心里存了疑虑,但眼下确实不是问这些的时候,在江栗的催促下,她举起水壶就把那糖水往嘴里灌。

水喝到还剩下一半,宋春霞坚持不肯喝了,剩下的要给江栗留着,江栗劝说无果,趁宋春霞不注意,又给她嘴里塞了一颗薄荷糖,这才笑眯眯地撤了。

薄荷糖一入口,清甜又凉爽的滋味儿化开,宋春霞彻底呆住。

她有心想拉住江栗问个清楚,可江栗那边摆摆手就一溜烟跑了,徒留给宋春霞一个潇洒的背影。

江栗从田埂那边往回走,刚回到村口那条路上,就看到一个年轻男人推着自行车站在一棵大榕树后面静静伫立着,也不知道是在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