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狐假虎威

制作鱼鳔胶,最好的材料是米鱼鳔,其次才是产量更大的黄鱼鳔。麒麟阁提供的,自然是最最上等的米鱼胶。

鱼鳔胶通常是在霜降过后的一段时间里进行制作,这是因为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胶的干燥。制作的时候,需要先把之前晒干的鱼鳔重新放到清水里泡发,发到软软糯糯了之后放到铁臼里捣烂,边捣边搅至少弄上两个时辰。随着鱼鳔变烂,粘性就会渐渐变大。有时为了追求高质量的胶,还需要把鱼鳔倒在案板上捶打,这便是所谓的“砸胶”。这种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制出的胶产量不大,一个精壮的小伙子用尽全力,一天到头也只能砸出三两左右。

当然,跟制作皮胶的方法类似,鱼鳔也可以清洗后直接用水煮,之后粉碎过滤,再进行蒸煮和冷凝,最终成形。

这胶不仅制作不易,使用起来也很麻烦,必须要提前加热。而且,这还不是简单地用火烧就行,一定不能见明火,需要用专门的工具隔水加热。木匠都有特殊的工具,是一个分为内外两层的桶。外桶装热水,内桶安放在外桶的口沿之上,下部泡在热水里,以备随时取用。有些木匠学徒,为了不耽误大师傅用胶,每天到了作坊里的第一件事就是起火煮水调胶。调好了胶也不能掉以轻心,还要随时查看,必须保证在一整天里胶都处在一个合适的温度。

兑胶也是个技术活——按季节不同,所需要的粘稠度也不一样。木匠行有句话,叫“冬使稀,夏使稠,春秋两季使将就”。冬天的时候天气冷容易凝固就稀一点,夏天天气热就稠一点,春秋两季不冷不热,就以刷子沾胶后能流出细线为宜。

因为并不需要重新刨制成形,宁维则三下五除二地就把剑柄粘了回去,随后又在炉子旁找了块余温合适的地方,一边烘着剑柄上的胶,一边打磨上面的毛刺。

银发老头早就已经凑了上来,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宁维则的手,几乎馋得要流出口水来。要不是还没做完,估计老头早就抱着含星跑到安静的地方细细把玩去了。

若不是爱好使然,老头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与地位。

宁维则看着银发老头的痴迷,轻笑了一声,倒转剑柄把打磨好的含星递给了老头:“好了,小心些。”

银发老头郑重地接了过来,双手持剑柄平举至胸前,剑尖朝下,对宁维则深鞠一躬:“含星重见天日,姑娘功不可没!”

言下之意,已经是承认了这柄剑就是他心心念念的含星!

宁维则爽朗地笑了笑,露出两颗虎牙,明显此刻也是心情极佳。银发老头看到宁维则的笑容,突然才意识到,眼前这位修复了含星的,毕竟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小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