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马上就跟自己的老母亲说起了苏二郎的情况,赵家老太钱氏一听苏二郎都三十岁了,眉头顿时皱紧,开口道:“他们苏家不是还有苏四郎和苏五郎这对双生子吗?他们俩跟你三妹年纪才是正相配啊,你怎么给你妹说个大一轮的。”
赵元回道:“阿娘,你想得容易,苏五郎那是什么身份,人家现在是爵爷,怎么会娶农家女?苏四郎我也瞧过了,能识文断字,又会算账的,现在镇上管着好几间铺子哩,恐怕眼光很高,也攀不上的,只有条件很普通的苏二郎有机会。苏二郎虽然自己条件一般,但他们苏家现在条件好啊,小妹嫁进去肯定是享福的。”
钱氏不乐意了:“虽然苏家现在门槛是高,条件也高,可我小闺女也不差,养得白白嫩嫩的,一天也没叫她干过重活,这十里八乡的农村里,哪有你妹子这样的呢?她天生啊就是个享福的命,你这个哥哥要多替她想想。”
赵元有点头疼了,他自认为自己三妹配苏二郎倒是可以说一说,要是去攀苏四郎恐怕很困难啊。
钱氏瞥了大儿子一眼,说道:“正是因为苏四郎这个条件,我才想提这个亲啊。”
顿了顿又接着说:“他们不是还要给那个寡妇女儿的小女儿办抓周礼吗?那天你就带上你妹妹一起去送礼,顺便也正好见一见苏家人,说不定小年轻就自己看对眼了呢。”
赵元犹豫了一下,妥协道:“好吧。”
小秦氏在旁边听得气死,去自己的姐姐家还要带上烦人的小姑子,她是造什么孽哦,但她也不敢直接反驳婆母和男人,只好默认了。
两天后,赵三娘穿上过年的新衣裳,神采飞扬地跟着哥嫂出门,她见侄女赵小玉也打扮一新要出门的样子,不由道:“小玉,你怎么也要出去啊,那今天家里的饭谁做?”
赵小玉皮笑肉不笑地回:“我大姨说想我了,所以我阿娘带我去看看大姨啊。家里二婶三婶都在呢,小姑不用愁没人烧饭。”
钱氏在屋里听到了喊:“小玉,你不用去,留在家里。”
赵小玉听了眼眶顿时红了,咬着唇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