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樾又拿起勺子:“多吃点。”
阎伯烜点头,拿着勺子自己和粥作斗争。
桓樾和内侍说:“来的这么快,抄家伙了吗?”
内侍无语,不过:“儒士捧着牌位来的。”
桓樾问:“他爹的?这是说全家都反?”
内侍心想,圣人、那也不是大赵的圣人,还有:“女子从三四岁到七八十岁都有,大概有挎着篮子里边不知道是什么。”所以保不准是有家伙。
桓樾点头:“抄家伙了就好。”
内侍先下去。
反正谁想杀进宫是不可能的。闹的越大越不要脸、才好收拾。
谢拂拂说一句:“都没见过。”
桓樾说:“活的越久见的越多。”
小丫鬟怒:“那些女子要做什么?”
朝云说:“就是这种家人才能闹。若是妻贤、或者老娘贤、会这样吗?”
谢拂拂点头。但闹到宫门口,那是怎么样的胆量啊?
小丫鬟嗤笑:“说什么读书人,给人当炮灰和裴环丽有什么区别?”
桓樾看她:“一会儿记得这么说。”
小丫鬟一愣,拍着胸脯保证!
他们已经完全不是读书的问题,而是赤果果的利益,小丫鬟读书都比她们多,打也不怕的。
桓樾吃好饭,慢悠悠的往秋香院逛。
虞阿奴过来问:“娘娘,有什么妾能做的?”
桓樾笑着问:“叉着腰骂会吗?打人会吗?”
阳楚容在后边和费和姑面面相觑,但咱娘娘说的是真的,不开玩笑。
虞阿奴既然开了口,只能咬牙说:“不会,但可以学。”
桓樾点头:“不想去就在宫里呆着,那些下贱玩意也没什么好看的。”
费和姑点头:“这读书人贱起来,不比别人差。”
孟娉婷问:“是不是还有人要说何丕的事?”
宫娥笑道:“大概那些女子就是这么娶的,或者不如锦奴、嫉妒。”
内侍又过来回禀:“士子和女眷很多是各地聚集的,目前最强的有朱家几位,朱掞的姑母大概一呼百应,还说她和德妃娘娘是同宗。”
桓樾说:“和紫巉山的歪门邪道一样,这儒士也有一部分走上了歪门邪道,不是纯粹儒家。”
虞阿奴附和:“其实读书人为了名利卑鄙无耻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