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官道上人头攒动,万人空巷,京城百姓倾巢而出只为一睹战神风采。
正值季春时节,午后已有些热气,大鸿胪陈士杰率领的礼仗官员们已经理了三次仪容,终于等来武召王的前锋队,前锋说至少还要一个时辰武召王才可入京。
陈士杰便有些不耐烦,命人拿了靠椅搬到树下,自己坐上椅子翘着二郎腿休息去了。
陈士杰敢这么做,一来是他素有纨绔浪荡之名,从来不拘小节。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他身份特殊,武朝悬空一年多的凤位尘埃落定,六宫之主陈皇后便是他的胞姐。
所以其他大臣只能心中嗔怪,但不敢直言。
都说武召王久经沙场,虽然战场上睿智冷静,但养成了说一不二的性格,脾气暴躁手腕了得,大臣们只盼武召王不要迁怒他们。
才过了半个时辰,武召王的车驾便隐隐在望了。众臣赶忙叫醒正在太师椅上打盹的陈士杰,让他立于队前准备迎接。
陈士杰睡眼惺忪地朝前方看了看,转头说:“急什么,马车行得慢,且得等呢。”
说完又让人连椅子带人把他往树荫下挪了挪。
百姓们翘首以盼,恨不得把眼珠子扎进被薄帷遮挡的马车内,一些年轻女子尤甚。
因为京中早有传闻,武召王祝耽不但骁勇善战,且生得英武不凡,早是无数官家千金的春闺梦中人。
少女们对武召王的些许旖旎想法,今日便有正当理由可以遮掩,所以正大光明的相看这位年轻的国之肱股。
林汝行不想凑这样的热闹,奈何她的马车绕来绕去,总是被人流堵塞难行,车夫无法只好将马车停在一座官宅外墙的海棠树下。
一阵马蹄声自远及近笃踏而来,速度飞快看不清马上之人,陈士杰摇着羽扇看去,以为前锋队又派人过来,便在躺椅上回转了身子,撅了个屁股给来人看。
策马之人停下,眯着眼看向陈士杰的后背,戎装之下的背脊挺括,剑眉微蹙,神色虽有疲惫但难掩出尘俊逸,他表情萧肃,隐有怒气。
众臣看清后,连忙跪地高喊:“恭迎武召王回都。”
祝耽没有叫免礼,扬起手中的马鞭,对着慌张转身的陈士杰就甩了一鞭,一声鞭哨和一阵惨叫相和而出,等众人缓过神时,祝耽早已策马而去。
陈士杰指着一骑绝尘的背影大骂:“姓祝的,你敢打我?是不是活腻歪了?”
大臣们纷纷擦汗心悸不已:皇上的弟弟抽了皇上的小舅子一鞭子,这叫怎么回事儿说的?
祝耽打马在一座官宅前转弯时,突然一位老妪探身而出,他急急调转马头,冲撞了树下停着的一辆马车。
车驾上套着的马受了惊,扬蹄嘶鸣过后便一路狂奔,留下一连串的尖叫声。
没错,这串尖叫声的倒霉主人正是方才在车里打盹的林汝行。
车夫不知何时没了人影,她被晃得头上肩上重重硌了好几处,只好跪爬在马车里探出身子寻缰绳,此刻她双腿骑在车辕上,耳边风声呼啸而过,吓得眼睛都不敢睁。
祝耽飞驰追上,调拨马头急转,打横将她的马别住,终于结束了她这一遭惊涛骇浪般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