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磊点开一看,是一个老旧风格的小说网站,专门写女频的,一瞧已经有了二百八十多章,就说道:“看完这二百八十章,时间成本有点高呢。”
作家说:“我给您多加两百,后面收费章节,您充钱就用这里多出来的钱,剩下的就是辛苦费。”
到了一百二十章才收费,看了剩下的一百六十章,不过花了十几块钱。
左小磊阅读速度快,不说一目十行,这二百八十章用了半个小时就浏览完了。
于是就开始干活儿。
用了半个小时,写了首《雨霖铃》,给作家发了过去。
作家很吃惊:“这么快?”
左小磊关注的地方并不在这里,问道:“写小说能挣钱吗?你一个月挣多少?”
作家说:“这本小说,一个月保底儿挣一万。”
左小磊说:“啊?还有这事儿?如果开两本,一个月就能挣两万了。”
作家说:“我这里是工作室,八本书同时开,只不过这一本是我自己独立版权的,也就是上班摸鱼写的。”
左小磊说:“那你看看我也去写小说行吗?”
作家说:“行啊,你要是去写,简直是降维打击啊!就看这首《雨霖铃》,就是高手中的高手了!”
左小磊心动了。
原因很简单,他写出的所有作品,都不会有自己的名字。
被一些有名望的人找去校对、修改、补充作品,添加几十万字,只能拿两万七,而人家版权能卖近百万。
做网店,做的是文学创作相关领域很低端、最低端的产业链。
左小磊决定试试。
先哲们留下一句话:“时间像海绵,挤挤总会有的。”
左小磊加了作家的微信,恭敬的开始请教。
作家说:“第一本书,是试水的,基本不挣钱,但你要坚持写完,不能管水平怎么样、数据怎么样。”
左小磊决定从有限的睡眠时间内往外挤时间,自己定了个每天写六千字的目标,写不完绝不休息。
五花八门的小说网站都有,有内投的、有买断的、有免费的。
福利页面也五花八门,有按字数给钱的,有靠广告收入给钱的,有依赖打赏和收费阅读给钱的。
选择困难症的本质,是根本不懂。
作家说:“随便哪个都行,反正是试水嘛。”
当晚,左小磊就列了个提纲,码了一万多字。
一觉睡去,刘政来上早班,才把他叫醒。
两人一起扫雪,太阳升起来,到处开始融化。
市政的铲雪车开上了街头,环卫工人们的身影一队队的飘过。
加气工骑着电瓶车,虽然迟到,但也来了。
出租车、公交车慢慢开进了场站。
新的一天工作开始了。
下午,左小磊开着车回家,明天就是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