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小伙伴们腰包又鼓了几分,如今已经彻底从原单位辞职,扎根在中介所。这中介所什么内容都承包,里面细分很多方面,比如租售房屋、招工、婚介、包打听、策划、司仪等等。
每天忙得很,但是效果也喜人。应晏就总揽大学城这一块的中介所。不过他平日里忙着搞研究,都是将活丢给别人的,只是挂个所长的名,心安理得地领一份工资和红利。
如今,给家里清贫的大学生寻找兼职工作,也算得上是他本职工作了。
要说适合大学生的工作,条件限制很多,不能离大学城太远,工作时间要灵活,还是没有工作经验就能上手的,又不能是纯粹的体力活埋没了大学生一身的知识……
如此一巴拉,工作范围缩小再缩小。
应晏直接拍板,建个综合服务厂,厂址也是在大学城秦家一处临街的三进院子。
大学城里的大学都是建校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了,周遭居民房不少,密密麻麻数不胜数,家里孩子们多,自然光是小学就有好几所,都是挂名某某大学附小。
家里的大人们为了生计很少有闲置的,不是正式工就是临时工,哪怕老头老太也接点零活回家做。孩子们都是散养状态。
可也有些双职工家庭条件不错的人家,工人下班晚,可是学生放学早,是以应晏和柯美虞办了个后世特别流行的小饭桌。
每个孩子一个月十块钱,一荤两素一汤一主食,还有水果,不仅管饭还辅导作业,帮着孩子查缺补漏!
自从高考恢复后,大家对孩子的学习越发重视起来。
都是名牌大学的学生辅导,十块钱相当于饭钱,辅导是赠送的服务!家长们心里算了笔帐,怎么合计都是自家占便宜。
是以只是二三十个大学生发了两天传单,就招来了二百来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