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公司里为人做事的说道

办公室潜规则 李浩铭 9284 字 2022-08-31

胆大即自信;心细指要注重细节;脸皮厚则指要执著。

面试时的偶然性因素非常大,一般面试官看简历只有30秒的时间,因此一丁点偶然的因素都会对面试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学生即使面试失败,也不应该立马灰头丧气地回去,可以找面试官问一下失败的原因,甚至请求他再给一次机会。

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曾发布了成为富豪的五大秘诀:第一,懂得把伟大创意发扬光大;第二,脸皮厚才能聚集更多财富;第三,抱紧资产;第四,要有捡便宜货的独到眼光;第五,要具备气定神闲地面对投资风险的勇气。

当我们在职场还没有地位的时候,或者说,我们还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只能牺牲自己的自尊。

越早意识到这一点,离成功就会越近一点。

70不要带着情绪来上班

办公室里新来了一位新的女秘书,长得很漂亮,还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看就是有运气的职场新人,在今年毕业生多、职位少的情况下,进了这家已经有日子没有补充新鲜血液的机关单位。

这位秘书叫阿尼,性格活泼,见到公司里的老员工们个个尊称“老师”,手脚也很勤快,唯一的问题就是电话多,而且性格爽朗的她接电话的嗓门很响,没多久,公司的同事们对她的身家背景就有了详细的了解。

“阿姨,今天我不回来吃饭了,小单让我去他的单位等他,我们一起吃晚饭。”

这是她和男朋友的妈妈在通电话,由此公司得知了她的男朋友姓张,而从外地来的她住在男朋友的家里。

这下子,单位里原先对她很有好感的、蠢蠢欲动的小伙子,便立刻失去了激情。

“你开会开完了,我们叶主任碰到你啦,是吗?

她夸奖我了吗?”

这是她和男朋友通电话。

“怪不得她可以顺利进到我们单位,原来那位张先生是我们主管部门某个重要科室的小领导,跟我们单位的领导关系很好,女朋友毕业了没有工作方向,便安插进了我们单位。”

从此以后,她热情地要帮同事们打字并整理资料的时候,他们再也不敢差遣她了。

她可不是一般的新“学徒”,听她上一个电话的口气,国庆节就要成领导夫人了,哪一天成为他们的领导还说不定呢。

一天天的,找阿尼的电话依然热络地打进来,她还是没心没肺地现场直播她的生活情况。

应该说,阿尼是个不讨厌的女孩,可是,她在电话里透露的信息,让同事们不敢与她太过接近。

那天,阿尼一个早上都没来,邻近中午的时候,她才沉着脸走进来。

管人事的老李喊住了她:“阿尼,下次家里有事要请假。”

阿尼正要解释,电话铃响了,公司同事们又听见这样的对白:“你不要打电话来了好吗?

我说了回去再说,我跟他没有什么!我在上班,刚刚已经挨批评了,好,你等着,我下来跟你说。”

摔了电话,阿尼又冲向了电梯,把老李一个人撂在那里。

午饭后,阿尼回到了办公室,从她打电话的内容中,同事们了解了这场冲突:“这个人有毛病,我就是跟我同学出去看了一场电影,光明正大的,他就问东问西,还打电话到单位里来,影响我上班,你说无聊吧,害我的脸都丢光了……”整整一个小时,阿尼一直在直播着她的愤怒,而同事们只好沉默,并借故离开办公室。

听见别人的隐私现场直播,实在不是什么有趣的事。

办公室是一个单位或公司树状结构划分的最小单元,这个单元共分三个元素,即在这个单元里工作的人、与之相关的公务和为之服务的办公用品构成。

而单元里工作着的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元素,每天有很大一部分时间要在这里度过。

既然是工作,就要处理很多事情,而附属于其中的人际关系也是不容小觑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在一个融洽和谐的环境下工作,人际关系处理得好与不好,会直接影响你的办公室情绪指数。

零星的冲突与偶尔的擦枪走火,在办公室里根本不是什么稀奇的画面,通常都是音调提高一点,讲不下去就立刻解散,顶多事后遇到“同阵营”的人,再大肆批评数落一番而已,大家顾及每天都得碰面,总要小心翼翼避免把场面搞得太尴尬。

但是,有些不懂事而又自控能力差的人,却喜欢把自己的私人情绪带进办公室,进而影响大伙。

别看一点点小情绪,往往闹得整个办公室鸡犬不宁。

因此,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私事带到办公室里,这是起码的职业素质,不过往往有些人喜欢将私事带到办公室来,特别是职场新人,欠缺这样的经验,可能会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着不良的影响,许多资深的从业人员也喜欢在工作场合讨论自己家里的琐事,这实在是职场大忌。

其实情绪也跟感冒一样,容易传染,尤其是大家都栖身在同一屋檐下的时候。

有个名词叫做“不良情绪传染综合征”,这是一种轻微的心理障碍,别以为这个离自己很远。

被领导批评或是被同事议论后,很多人一整天心情不爽,请注意,这时的你很可能就被传染了不良情绪,而有些人自己心情不好,对待同事时也没有好脸色,这时候就充当起了传播者的角色。

有一位经理,一大早起床,发现上班时间快到了,便急匆匆地开了车往公司急奔。

一路上,为了赶时间,这位经理连闯了几个红灯,终于在一个路口被警察拦了下来,给他开了罚单。

这样一来,上班更是要迟到了。

到了办公室之后,这位经理犹如吃了火药一般,看到桌上放着几封昨天下班前便已交代秘书寄出的信件,经理更是生气,把秘书叫了进来,劈头就是一阵痛骂。

秘书被骂得颇有莫名其妙的感觉,拿着未寄出的信件,走到总机小姐的座位,也是一顿狠批。

秘书责怪总机小姐,昨天没有提醒她寄信。

总机小姐被骂得心情恶劣之至,便找来公司内职位低的清洁工,借题发挥,没头没脑地,又是一连串声色俱厉的指责。

清洁工底下,没有人可以再骂下去,她只得憋着一肚子闷气。

下班回家后,清洁工见到读小学的儿子趴在地上看电视,衣服、书包、零食丢得满地都是,当下逮住机会,便把儿子“修理”了一顿。

儿子看电视也看不成了,愤愤地回到自己的卧房,见到家里那只大懒猫正盘踞在房门口,儿子一时怨由心中起,立即狠狠地一脚,把猫儿踢得远远的……

也许在自己受到莫名的委屈的时候,他们都在想“我这又是招谁惹谁啦”,但是他们却仍旧把这种不良情绪传导出去,以至于推动着这种不良的情绪循环下去。

这都是情绪惹的祸。

处于情绪低潮当中的人们,容易迁怒周遭所有的人、事、物,这是自然的。

密歇根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坐办公室的人们有3/10的时间会脾气古怪,爱发牢骚、易怒。

而美国洛杉矶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加利·斯梅尔长期研究发现,原来心情舒畅、开朗的人,若与一个整天愁眉苦脸、抑郁难解的人相处,不久也会变得情绪沮丧起来,一个人的敏感性和同情心越强,越容易感染上坏的情绪,这种传染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斯·科因的研究证明,低落情绪传染只需20分钟。

心理专家指出,办公室内如果存在不良情绪传染病,有时候要比环境污染更为严重,它会涣散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解决不良情绪传染问题,首先还是要学会“宽心”。

当人们看到某人脸色不好看时,则可推断此人目前正处于气头上,最好先退避一下,别在此刻“招惹”他。

其次,积极思维对事态加以重新估计,不要只看坏的一面,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其他方面取得的成就。

积极的思维能使人在悲观中看到前途,化冷漠为热情,变焦虑为镇静。

情绪不好时,不妨找个空闲时间,自我犒劳一番,如去饭馆美餐一顿或去逛逛商店;如时间允许,还可以进行一次短期旅行。

71坚持自我,又要学会放弃自我

小韩毕业后进了一家不错的公司,他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与他一起进公司的还有小刘,小刘能力也还行,但是就是整天油嘴滑舌,常爱和同事说说笑笑的,有时还拉起一堆同事去吃吃喝喝。

小韩对小刘的做法不屑一顾,甚至有些厌恶。

在他看来,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才是第一位的,别的并不重要。

小刘对他开玩笑,他也不爱打理;小刘拉他跟其他同事一起去出去玩时,他也总找借口拒绝。

有时,小韩看到同事围着小刘玩闹时,他也躲得远远的。

有一次,他所在的部门分配了大量的任务,凭着个人的能力根本没有办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于是小刘就招呼了同事们来帮忙,但是小韩却默默地一个人“孤军奋战”。

结果小刘按时完成了部门分配的任务,小韩虽然通宵达旦,还是没有按时完成任务。

小刘不久被提升为部门主管,小韩非常不服气,于是负气地辞职了。

辞职后的小韩凭借自己的能力很快进入另外一家实力不错的公司,这次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告诫自己一定要做个圆滑的“多面手”,不要一味地埋头苦干。

与小韩一起共事的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刚开始工作时,因为要熟悉业务,小韩和这位新同事的工作受到了诸多的限制。

此时,公司里一位叫于尚的老员工给予他们很大的关心和帮助。

他常常客气地向他们介绍公司里的情况,传授了他们很多工作上的窍门。

这使得刚辞职的小韩和这位初入职场的大学生非常感动,他们觉得于尚为人既亲切又平易近人,对这位老员工,他们也非常的尊重。

但是随着以后的相处,小韩发现于尚其实属于那种八面玲珑、很会搞关系的人。

他在公司里已经待了五六年,是公司里非常吃得开的人物。

说实话,小韩原本是非常讨厌这类人的,就是因为这样他才会遭到解雇的命运,但是自从上次的教训他知道和于尚的关系搞不好,就会把自己孤立起来。

于尚在公司的实力比较大,而且他的身边也聚集了不少支持他的同事。

小韩想,于尚是有人缘和有关系的人,或许可以通过他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公司内部的信息。

于是,小韩一方面加强自己的能力,努力工作,一方面和于尚保持友好的交往。

和小韩一起共事的那位大学生正如当初的小韩一样,性格耿直,看不惯于尚的“虚假”。

所以,下班后于尚叫小韩和这位大学生一起吃饭时,这位大学生总是找借口推脱掉,但是小韩却会很高兴地一起去。

时间一长,于尚也就不再叫这位大学生了,而这名大学生也渐渐地与其他同事拉开了距离。

不久,于尚得到了升迁,成为公司里的高层领导。

升职后的于尚没有忘记小韩,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把他也提拔到了部门经理的位置,但是此时,曾经和小韩共事的那位大学生却还在原来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在职场上,总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有令人羡慕的天赋与才华,却总是在碌碌无为的工作中焦灼不安,他们就像千里马,却总遇不到真正赏识自己的伯乐,空有满腹经纶,只能无奈于无人问津、无人赏识。

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怀才不遇的人多半都是因为自己的缘故。

有时候转换一下思维,稍微放低一下姿态,你的职业命运就会因此而改变。

身在职场,偏执和退避都是失败的种子,职场有棱角,更有圆滑,坚持自我的同时学会放弃自我,就是成功的开始。

从本节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小韩走到了经理的职位上,既是幸运的,也是聪明的。

对照那位大学生,因为他坚持自我,导致不合群,而小韩却在前一次的职场失败的经验中吸取了教训,学会放弃自我的执著,从而取得了事业的成功。

职场的成功其实只要多一次微笑、或是多一声迎合就能够获得。

面对职场中的斗争,置身事外只能让大家远离、孤立你,更是退缩的表现和招致祸端的源泉;表明自己的观点,成败任其自然,成功了固然光荣,但失败了也会更加悲惨、壮烈;一个中立者,只能在争斗中被当做活靶子;真正的明智之举是在相互平等的前提下,尊重每个人的个性,承认别人的创造成果,不做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的“另类”。

因此,在职场中更好的生存之道只需要放下原本自我的执著,学会圆通和变通。

唯有这样,才能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更好地坚守自己的原则。

72积极主动永远比消极等待吃得开

一位做it的工程师在公司人事缩减时被裁,他难过极了。

“我又没犯什么错,”他沮丧地问同事,“经理为什么把我裁掉?”

“大概是你哪里做得不够好吧?”

同事a说,“还记得上次他要你指导业务部门使用计算机,你坐在那里没事,可你并没去指导时刚好被他逮到?”

“什么,我没事做?

那时大家刚好都没有问题咨询,我才自己上网的。

我不是照样在一旁待命,有人发问我不也是马上就去?”

他反驳。

“就是啊!”

同事b附和,“经理留下来的另一个工程师,那天帮另一个部门的人修计算机,修到整台计算机坏掉,经理没裁他,竟然是裁你,真说不过去。”

“你有冒犯过谁吗,也许是别的部门的人说了你什么坏话。”

同事a又问。

“会不会是上次那个无理的主管不满意你的态度,记得吗,”同事b说,“他不会用计算机还自作聪明,后来把自己计算机弄坏了,还将责任推到你身上。”

“但那次经理为我说话,他明白当时是主管的错。”

工程师回答。

他们徒劳无功地讨论了一个多小时,同事a终于说:“唉,不服气你去问他嘛。”

“可是,”他犹豫了起来,“这样好吗,没看有人这样做过……”

“我也觉得没有必要去自取其辱,”同事b附和,“裁员还会有什么理由?

何必挑明了让大家尴尬?”

“但是问清楚了,真有错,下次可以做得更好不是吗?”

同事a说。

同事a的话让这位工程师回家想了好多天,一直耐不住心里的不满和疑惑,终于决定亲自找经理谈一谈。

“我只是想了解一下这次裁员的原因。

我知道这次为了精简公司编制,总得有人给裁掉,但我很难把裁员的原因和我的表现联系在一起。”

他将在心里排练好久的话一口气全讲了出来,“如果真的是我的表现不好,请经理指点,我希望有改进的机会,至少在下一份工作上我不会再犯一样的错误。”

经理听完他的话,愣了一下,竟露出赞许的神情,“如果你在过去的工作中都这么主动积极,今天裁的人肯定不会是你。”

这回换成工程师发愣了,不知所措地看着经理。

“你的工作能力很强,所有工程师里你的专业知识算是数一数二的,也没犯过什么重大过失,唯一的缺点就是主观意识太重,缺乏合作精神。

如果团队中某人不懂得主动贡献,团队总是为了他必须特别费心协调,就算那个人能力再强,也会变成团队进步的阻力。”

经理反问他:“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办?”

“但是我并不是难以沟通的人啊!”

工程师反驳。

“没错。

但如果你将自己的态度和同事相比,以10分为满分,在积极热心这方面,你会给自己几分?”

经理问。

“我明白了。”

工程师说。

原来自己的问题就出在消极的做事方式上,以至于在领导眼中,自己是公司里“可有可无”的一员。

“你有专业能力为基础,如果你积极热心,懂得借着合作来运用团队的力量,你的贡献和成就应该会更大。”

接下来的半小时,工程师虚心聆听经理给他的建议。

他非常庆幸自己没有假设某个被裁员的原因,躲起来怨天尤人,也很高兴因为不耻下问,明白了自己的缺点在哪里。

不仅如此,经理很高兴看到他如此上进的一面,几天后亲自打电话介绍他另一个职位,比原来的工作还好。

如果这位工程师在被裁员后躲起来怨天尤人,就不可能通过经理的协助看到自己的缺点。

好在他学会了合作的第一前提:主动关心别人的需求。

而当别人感到被关心时也会付出相对的善意,分享自己的资源,就像这位工程师的经理愿意介绍他到另一个更好的职位一样。

这就是合作最大的益处。

工作中,我们常常忘了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资源,就是合作关系。

一个人可以聪明绝顶、能力过人,但若不懂得以积极热心来培养和谐的合作关系,不论多成功都得付出事倍功半的努力。

而在现实中,不积极热心的人在团体中只会做好被吩咐的工作,愿意付出的人就算能力有限,却能带动团体,集结众人的力量,使工作加倍顺利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