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公司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幕

办公室潜规则 李浩铭 14921 字 2022-08-31

出手后就不要留余地,一定要打到底,不管是成是败,都必须一战而胜。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职场都是如此险恶,但是了解自己的处境,防患于未然总归是件好事。

只有及早做好心理准备,才能面对危险时处乱不惊,行之有道。

52假期,当心悄然而至的危机

假日的欢乐难掩失掉“饭碗”的痛楚。

上海市一家劳动保障咨询机构的最新一份抽样调查显示,超过50的解聘、辞退设定在国定节假日的前夕,如元旦、春节、五一长假和十一黄金周等节假日。

前夕的最后一天竟然最有可能成为你的工作“末日”。

1年有365天,为何合同的解除往往要放在节假日的前夕呢?

一名习惯这样行事的某公司总裁说出了原委:首先是节假日都在月末、年末,在这样的时间辞退员工便于工资等的结算;其次是让辞退员工有一个较充裕的调节、适应期,便于他们在休假结束后振奋精神及时找到工作;再一个原因是节假日即是休假日,有利于领导回避员工,可以避免出现被辞员工与领导正面冲撞的尴尬。

不少员工为这种做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在节假日中惶惶不安。

某外资企业10多位年轻员工今年五一长假前夕集体被辞退,辞退的当天晚上他们集体饮酒,彻夜不眠。

假日中,这些员工不思茶饭,看到人们阵阵欢歌笑语,就有被刺痛的感觉。

其中一位黄姓员工这样对记者说,其实,在一般时间辞退员工更可以让被辞退者在安静中度过,企业应该给员工一个圆满和充满生机的节假日,何必要这么折磨员工?

假期,本应该是一个让人开心的词,然而不少职场员工却遭遇了公司的黑手。

以前常常苦于加班太多、太累、太想休假的他们,经常会问自己:可不可以不要上班?

现在,终于可以休假了,可大家又开始担心:我们还可不可以上班?

假期过后,可能很多人虽然坐在办公桌前,心绪却仍旧沉浸在假日海滩上。

殊不知,也有很多人,虽然依然在休假,却心中却一片暗淡、迷惘。

一家业界有名的it公司的冬假通知,将元旦、春节放假调休日期通知张贴给员工。

但是粗算一下,假期大概50天!要是在平时,有这么长的假期,员工还不高兴地跳起来,可是在目前形势下,就另当别论了。

这家企业的销售部门往年冬季的业务量也较少,尤其恰逢金融危机和it寒冬,加上央视对这家企业进行了接二连三的曝光,导致众多客户不敢投入资金。

领导坐不住了,为了开源节流,放长假就成了度过危机的措施。

顺便说一句,这50天的放假是没有工资的。

事实上,职场无薪假期已经蔚然成风。

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无薪假期,一直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的员工,他们会怎么度过?

伴随经济危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职场也会随之出现寒冬,职场寒冬对职场人来说应视为一种常态。

每出现一次经济危机,就业市场就会大大紧缩,以一般工薪族的职场寿命——30~35年来看,在职业生涯中至少会碰到7次的紧缩震撼,因而对无薪休假这样的事情,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在西方,无薪休假是企业控制人事成本的常用手段之一,这种做法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较为常见。

比如在硅谷,在金融风暴席卷下,为了省钱,许多企业让员工放无薪假;苹果、思科、戴尔、得州仪器、csc、adobe等重量级公司去年底都要求部分员工放长假,有的假期甚至超过两个星期。

一些科技公司还强迫员工放年假,若无年假就休无薪假。

惠普指出,该公司年终休假两周中有六天是无薪假,只有涉及“关键客户支持”的员工会继续上班。

当一些公司的人事成本面临较大压力时,采取规模化的无薪休假是能够理解的。

但理论上先要与当地的劳动部门、工会等沟通,并通过员工代表大会同意。

凡涉及到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决议必须先征得工会和全体职工的同意,遇到员工休假的劳动报酬低于劳动合同中的相关约定时,也应当遵循这一原则。

若双方有异议或争议,应去单位所在区县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作为员工,除注意维护自己的权益外,理解企业的做法,进而充分地利用假期,可能是明智之举。

当然我们也有申请假期的机会,只要公司批准。

但是即使面临国家法定节假日都尚且隐藏着危机,更何况你在其他员工都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独自开心去呢?

也许很多人跌倒数次后才发现,度假原来要比职场须知中讲述的更为恐怖、更为危险。

因此,不要将假期积累到一处,然后在沙滩上一躺就是三周,为安全起见,一次至多只能休假一周,是的,至多只能是一周,无须担心职位安全,悠然度长假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并不是限制你度假。

其实,在此事上我与其他职场咨询师观点一样,同样建议你每间隔半年安排一次度假,这样可以防止自己精力枯竭,使自己永远保持精力充沛。

而且,让公司体会一周没有你的日子,可以使他们更加看重你的价值。

但是时间一旦超过一周,你的公司为了解决运行问题,就会采取必要措施绕开你。

公司在当代的快节奏环境下,没有你时他们必须想办法填补空缺——他们一定会那样做。

当今公司犹如生物链一般,两周内的时间足够他们除旧迎新,他们绝不会让断档长期存在。

事实上,每日都在自己位置上安分工作的人,才能够保住自身职位,他们才是公司成功的关键性人物。

所以一般而言,一次只请一周假(最好是每隔六个月度一次假)为佳,一次最好不要请两周以上的假期。

53流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真假

汤姆刚刚处理了管理方面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他开除了一名手下的职员。

几小时后,该职员坐到了汤姆上司的办公室中,她填写了一份投诉性骚扰的文件,声称她之所以被解雇,是因为拒绝了汤姆的性侵犯行为。

这是一个极为严重的指控,虽然并不真实。

其实汤姆并没有对该员工做出这种举动,但是他一向以公开与办公室的漂亮女同事打情骂俏而著称,他为自己作的辩护又有谁会相信呢。

克洛伊获得了一个众人艳羡的升职提名,流言开始逐渐蔓延,声言他服用违禁药品。

随后,他开始追查流言的来源,发现传播者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对手。

他并没有服用毒品,仅仅是在几年前,为了缓解压力,曾在一名同事的暖房晚会上,接受过一次适量注射。

他不希望自己在同事的朋党面前显得过分各色。

当然,那次偶然事件并不是为他设下的陷阱,但是流言却传播得越来越广,谁又知道会不会因此毁掉他的升迁计划!

绝大多数员工认为只要流言并不真实,传播流言者就未曾伤到他们,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且不管他们是出于何种目的,暂不论他们的话是真是假,问题的关键是你的公司是否相信这些。

所有能够起到破坏作用的流言,均会在公司少数决策者心目中针对某一人植下质疑的种子。

一个善于搬弄是非的人可以利用一个极微小的谣言,轻易摧毁你为之努力创造出的一切。

许多职员认为,在公司中位置越高的人,越会受到保护。

事实恰恰相反,你的地位愈高,曝光面就越广,越易成为卑鄙小人的攻击目标。

竞争是极为残酷的,人们对于那些小人所使用的秘密手段感到匪夷所思。

不幸的是,几乎没有几人会在知晓事实后帮助你消除影响,而自己去辩解,只会令事情越抹越黑,令谎言变得看似真实,致使自己更加被动。

而且,任何形式的报复也只会导致自身状况更为糟糕,同时又等于是在为小人通风报信,告诉对方他们的流言起效用了。

人们大多会根据你的反应判断流言真假。

如果你能够勇敢地抬起头,对荒诞的流言置之不理,大部分人则会认定你是无辜的,但是这仍然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唯一保证自己不受流言伤害的方法就是确保无人相信它。

人们是否会相信流言,则取决于他们对你的一贯看法,也就是你的名声。

名声其实不过是大多数人对于你的行为举动以及职业态度所作出的一系列评价。

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名声需要精心维护、精心栽培。

诸多人对待名声的态度只是顺其自然,名声不仅需要你积极维护,并且在关键时刻它也能成为你职位的保护神。

没有好名声的支持,一旦危机爆发,你便会遭遇指控、质疑甚至是正式调查(即使最后证实你是无辜的,但是这将彻底毁掉你以前的光辉历程)。

该过程只要开始,就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防止它对你的事业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如若你好名在外,结果则会大不相同。

你的上司会悄悄将你叫到办公室中,告知你他新近听到的几个荒诞流言,然后彼此相视一笑,两者差别又是何等之大啊!

积极维护自身名誉的益处不仅仅是在关键时刻为自己提供保护,要知道,上司非常乐于提拔那些名声一贯很好,且能够严肃维护自身名声的人,这是他们提拔员工的必备条件。

作为雇主,他们都极欣赏恒久的、强烈的价值体现,他们希望不论在何时何地,处于何种情况下,自己的员工都能保持一致性。

这部分人才为高层所信赖,并委以重任。

他们也知道,只有这样的人才不会被职场中的卑鄙、嫉妒、颠覆、破坏、阴谋所击倒。

倘若没有传播就没有流言。

一旦有人被诱惑,试图散播流言飞语,其行为本身就是非常不道德的,而且也极容易造成事与愿违的状况。

因为没有人会相信搬弄是非者,并且倘若损坏某人名誉,或者使其丢掉工作,对方必然会加以报复,严重时甚至会起诉你诽谤之罪。

54接受挑战,成为最有价值的员工

总经理从某些渠道得知,河南某小城需要本公司的产品。

于是他有意选派人员前往,大家都知道这项任务绝非美差,工作难以出成绩,且拿不到多少出差补助,而且当地的娱乐条件有限生活会很枯燥。

于是,大家纷纷找理由推诿,有的说自己手上的案子要跟进,有的说家里有事不能离开。

最后,小y主动揽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不出所料,在河南小城出差的日子并不如意,小y仿佛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在该城联系的几家工厂,都没有采购他们的产品,只有一家签了初步合作的协议。

回到深圳后,因为小y敢于接受高难度的工作任务,不推三阻四,老总不但没有给他脸色看,恰恰相反,他认定小y责任心强,敢于接受挑战,把他列为重点培养对象。

高难度的工作或许蕴藏着失败的可能,但是敢于挑战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公司领导绝不会盲目批评和责备,他会清楚地看到你的努力。

许多员工都不喜欢自告奋勇地去承担额外工作,因为他们已经担负了很多的任务,但是,有一个秘密我想公司绝不会告诉你——他们将“自告奋勇”视为该员工已经在自身岗位上成长起来的信号。

有余力处理其他事务,说明他已经做好了升职准备,而主动承担任务的举动也向上司表明了你愿意为公司效力的态度,这会使你被公司视为值得信赖的员工,同时公司会认为,你能够将自己与公司紧密相连,认同公司价值,且重视公司需要。

因此,当一件尚需尝试的新事物或是一个新项目交付到你所在的部门时,你应该自告奋勇,将其主动承担下来。

例如,在上司提出“谁愿意承担此任务”时,你应立即举起手来,这会使你看上去显得非常干练,同时又能够彰显你不怕啃硬骨头、甘愿承担额外任务的进取精神。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承揽自己能力之外的事务,例如自己必然无法完成的任务,这样一来只会使自己很难堪。

你可以向上司表示:“我真的很愿意去担当此事,但是如果时间能够推迟到下周一就好了。”

即使事情十分紧急,已然交付于他人之手,但你仍需表明自己的态度。

你想成为公司最有价值的人吗?

要知道,一旦你成为公司里最有价值的人,你就会获得绝对的职位保障,紧随其后又会为公司高层所认可,其实,这并没有你想象中那般困难,其秘诀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一些对公司具有重大意义的额外工作。

在分配任务时,你要秉持着积极的态度,事先做好接球的准备。

也许你认为自己早已准备好了这一切,不过倘若公司高层并不知道你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仍有能力承担额外工作,他们为什么要把项目交给你?

领导的生活要比员工更有压力,他们必须负责一些普通员工无须考虑的事情,这就要求他们必须适应“多任务同时进行”的工作方式。

如果你能够证明自己现在有能力承担更多工作,同时也就证明了不久之后你将有能力承担更多任务。

公司总是向为他们创造价值较少的员工分派大量工作,如此,员工们就会感觉压力越来越大,负担越来越重。

愿意承担额外的工作项目,会使你变得越来越重要。

记住,若要成功地做到这一点,唯一的方式是——你必须具备一套完整的、稳固的日程计划及工作流程安排体系,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及能力。

1对别人的请求作出积极的回答

当一些人向你求助时,无论愿意与否,你都必须使他们知道你是乐于帮助他们的,同时答复他们你什么时候可以对其进行帮助。

无论他们提出什么请求,你均应以积极、热情的态度与微笑给予其相应的回复,“当然”,或是“没问题”!这是他们应该听到的答案,而不是这般回答:“不是吧,我?

我看起来很闲吗?”

或者说:“好好,没问题,除非我的日常工作不去做了。”

如果今天你对自己不愿承担的任务加以拒绝,明天你将没有机会获得自己想要争取的任务。

如果有人需要你的帮忙,而你已经被自身事务搞得头晕脑涨,那么,你只需简单地告诉他:“我非常愿意帮助你,可是我必须要赶工期,此时没法立即抽身去帮你的忙,至少今天不能。”

然后去看看自己的日程安排,察看一下什么时间可以开始下一项目,随后对他说:“你看星期四下午两点如何?”

事情也许并不像他说的那般紧急,如此最好,你可以将此事安排到自己日程之中,届时你也就有时间专心对其进行帮助。

假若事情确实非常紧急,他此时就需要你的帮助,耽误不得,那你则需要考虑一下该优先解决哪件事,又是谁在求你帮忙。

若是你的上司,而且他看上去非常着急,你最好改变一下自己的安排。

这时要注意,你不但要很好地履行自己的承诺,同时还要赶上原来的工期,并将你当日日程安排上的其他事项一并做好。

大多数情况下,寻求帮助的人不会介意多等几天,如此你便可以将时间定到下周,到时按照日程安排从容地帮助他解决问题。

届时,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要坚守诺言,担当起自己的承诺,如自己所言,全力去帮他解决问题。

2接手那只烫手山芋

在职位安全问题上,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诀——承担那些无人愿意承担的任务或项目。

如没有人愿意去接这个任务,那你就去接,但是,你一定要记住,这样的事情你只需做一次就足够了!

寻找一个上司不喜欢或时常抱怨的任务,主动帮助他解决这一难题,让他腾出时间处理其他事务。

即便他并未将任务交付于你,但他也会喜欢你的主动请缨。

当然,一定要使他明白——他可以将任何令自己头疼的事务交给你处理。

如果上司那里没有这种任务,那就主动去承接一个本公司或部门的烫手山芋。

倘若你接受了一项无人愿意履行的任务,且最终漂亮地将其完成,那么,公司中再不会有人敢将你赶出去,因为没有了你,他们只能自己去接手那只烫手的山芋。

敢于承担别人不敢承担的任务,你注定将成为公司最有价值的人,也会成为公司的重点保护对象,这是几乎所有公司均在严守的秘密。

你是否会担心如此做会让自己成为部门之中每日工作时间最长的人呢?

或是你所需承担的工作会较任何人都多?

这完全是多余的。

其他人怎样选择是他们的事情,怎样的选择就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你只要按照上述做法行事,就一定会收获颇丰——能够知道这一点已经足够了。

不要考虑部门中的其他人在做什么,唯有如此,才能使你在人群之中脱颖而出,进而将那些潜在的竞争者远远甩在身后。

55当升迁是个阴谋,有些喜悦令人愁

戴维是一名上任不久的主管,某晚他匆忙地给人事部门打电话。

上任以来,他的表现一直都很好,直至公司高层准备在他的部门中强制解雇一部分人,并要求他制定一个解雇名单。

正是这张解雇名单以及摆在桌面上亟须解决的问题,霎时惊醒了他:“天啊!这可不是一张简简单单的名单,它关系到这些人的生计问题,我意念一转就会决定他们的命运。”

倘若你承担了如此重大的责任,那么,它足以压得你无法喘息。

假如下周一你就必须作出决定,你的团队中必须要有人离开,那又要谁离开呢?

你必须要向自己非常信赖的职员作出解释,告诉他你知道他非常希望得到晋升,但是因为公司的财政压力问题,无法即刻满足他的要求,他暂时无法获得自己本应得到的东西。

此外,你还必须要执行命令,全力拥护上层领导及董事会作出的决定,即便内心之中你有一万个不同意。

在这一个月中,无论你其他工作做得有多漂亮,即便只犯下一个错误——不管这个错误有多小,那些成功耀眼的光环顿时就会变得黯淡无光,员工们定然会迅速抓住此事,在办公室中声情并茂地连续谈论数个小时。

作为一名管理者,现在你不但要拥有目标,而且还要担起责任,两者必须兼顾。

曾经,有那么多员工支持你,而你只需要取悦一个上司;如今,与你同列的只有其他管理者,他们全部分散在其他部门,而且又有那么高层领导需要你去取悦,却很少能够得到任何同事的支持。

在领导层上,你的同事都是如你一般的管理者,因此,即便再难也不会有什么人来支持你。

这就是主管工作的真实写照,一般人确实不适合这一职位,并且我认为你一定已经注意到了,很少有人能够将这份工作做得很好。

你的职位越高,所从事的工作相对就会越发困难,尤其是在今日今时收益差、预算紧张的公司比比皆是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对于刚刚晋升的职员和中层管理人员而言,他们初一上任就要面对众多挑战。

这些挑战是一项针对晋升者的、痛苦的现实检查,它足以令大多数新任主管感到措手不及。

不幸的是,每次晋升以后,随着地位的升高,你所受到的关注也就愈加强烈,由此而引发的负担甚至使那些准备相当充分的人,也为之感到大吃一惊。

也许有些人会作出如此的选择——外部升职,也就是跳槽到另一家公司获得更高职位,这样反而要比内部升迁更安全,也更容易,但是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个中缘由。

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后,人们一般都会更加理性地审视这一新职位。

他们会将其视为一个巨大的工作变动,仔细考察成功的可能性,并会为自己的目标全力以赴。

另外,因为身处新公司之中,与此前相比,可以说是在一个不同的企业文化背景下与不同的人打着交道,自然会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这一切,感觉也就完全不同,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应对升迁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然而,如果是内部晋升,人们因为急于升迁,在接受它之前并没有仔细加以审视,便匆忙披挂上阵。

当他们登上新阶梯后,便极有可能因“阵营”和自己在公司内人际关系的改变而遭受排挤。

对此,我们要如同在新公司中从事新工作一般,看待每一次潜在的升职机遇,考虑一下处于该职位之上获得进一步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少,仔细查看一下在此任职过的人们所留下的工作记录,调查清楚这个职位为什么会出现空缺,又有什么样的具体职责。

最终,通过综合上述种种因素,再次确认自己究竟能否在这一职位上获得成功。

不要简单地认为自己升迁了,地位得到了提高,日子就会随之越来越好过。

许多人都盲目地沉浸在升迁的激动之中,此后却发现事情完全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或是发现自己获得了一个不太可能走向成功的职位。

到那时,一切为时已晚。

如果你遭遇了内部升迁,那么你需要谨慎,小心下面的陷阱:

1新职位会带来大风险

公司刚刚设立的职位也许将会是一个重大机遇,但同时也可能存在很大风险。

此时此刻,你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在该职位上进行运作,完全没有包袱可言。

不过,它的弊端是目标不够明确。

对于这一职位上的成功,没有被领导层看好,这就意味着处于这一位置上,你有可能得不到足够的支持。

公司在设立某一职位时,有时并未考虑到该职位与其他领域如何合作,关系如何协调。

同样,你也不清楚在此职位上能否获得成功,因此应谨慎地加以对待。

某些时候,公司则会先通过内部升迁,派遣一些“先锋”对其进行“试运营”,待成功之后再对外公开——“公开选拔”。

所以,对此我们不要只盯视着其存在机遇的一面,而要全面地看待这一问题,要时刻注意这一职位在公司中的动向如何。

有些职位的设立,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根本不可能获得成功,这并不是利用策略及努力就可以改变的。

所以,为了避免踏入这一风险地带,你首先要确定自己愿意且有能力承担该职位上的所有一切,要清楚各方面对于该职位的期许是什么,而这些期许是否能实现?

该职位是否拥有必要的资源支持它实现那些期望与要求?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干脆拒绝它。

2这个职位是“黑洞”

有些公司会设立这么一个职位将想要裁掉的职员推向这个“绞刑架”。

这些职位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受到各方面的打击与制约,有时又会成为公司高层决策失误的替罪羊。

这些职位大部分需要依靠公司内部人士进行填充,因为他们很难从公司外寻找到合适人选。

可以说外部晋升更容易发现这些缺陷,外部晋升者从而可以轻而易举地绕开这些职位。

如果一个职位更换任职者的频率极高;如果该职位的前任看上去压力颇大,整日郁郁寡欢;如果身处这一职位上,需要替公司的麻烦背黑锅,那么干脆拒绝它。

3容易得罪人的职位

了解一下自己能够承担的责任或压力与目标职位的压力程度是否相符。

该职位是否需要管理员工?

是否需要解雇员工?

你所需管理的下属中有没有与自己特别熟悉或已经成为朋友的人?

该职位对于你现有的关系、友谊及压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你是否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

成为朋友们的经理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一旦掉入这个陷阱,很少有人能够安然抽身。

同时,对于高层领导必须要实施的“卑鄙勾当”,你又能够容忍多少?

例如解雇某人,或使某人“背黑锅”,等等。

仔细思考一下,你所期望的是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

4向前任取经

在你决定是否接受任务前,要向你的前任认真请教一下关于工作的日程安排、工作压力等方面的问题,并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一下以下事项:他们真的快乐吗?

他们确实喜欢这份工作吗?

他们的工作任务与压力到底有多大?

该职位的人员更替是否过于频繁?

公司领导有无意见,等等。

接近他们,并与他们进行交谈后,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

他们很有可能会十分坦诚地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你也能够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一旦你确定,此机遇定然会使你获得成功,且非常适合于你,那么接下来你所要做的,就是为参与其中,并做足准备。

作为一名管理者,立于公司金字塔的上端,这与职员想象中的完全不同——绝对没有你想的那般好玩,绝对要比你想象中的压力更大。

5建立新的职场关系

一旦升职后,你在职场中原有的关系必然会发生变化,自己应该平淡地去接受这一切。

当你升职以后,与同事间的关系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为你的成功送上真心祝福或是感到欢欣鼓舞,大家都想获得成功,竞争激烈且残酷,也许,时常会有一些因妒嫉而生的矛盾出现,如果你没有做好迎接这一切的心理准备,这方面的考验对你而言将是致命的。

职位变动将使你与同事间的关系发生显著变化,对此你做好准备了吗?

一夜之间,你就会由“己方”转为“敌方”,曾经对你非常友好的同事,此时会忽然对你十分冷淡,彼此间相互猜疑。

他们非但不为你的成功欢呼,有些人反而在等着看笑话,甚至公开对你表示反对……

6没有回头路

大多数职员如此渴望晋升,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一旦走进去将没有回头路。

记住,公司的等级阶梯永远是条单行线——一直向上。

如果晋升之后发现那里并不是自己的所求,进而打算原路退回,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此前还没有这一先例,绝大多数人只关注薪水、声望,他们认为自己的职位越高,这些东西就会收获得越多。

不要再空想了,仔细地进行一下调查,尽可能对其做到全面了解,然后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希望得到这一职位。

做好准备,一切都已经改变!经理、部长以及主管们薪水较为丰厚的原因是他们所承担的责任重得可怕,压力也非常之大。

你的职位越高,工作就会越紧张,如果完全承担这些职责,那么你75的思想、行动及精力就都要贡献给自己的工作和公司。

诚然,你也许会挣到很多钱,也会极受他人尊敬,但是所需承担的职责却沉重至极,以至于所得到的那些光荣与金钱也无法弥补自己的付出。

与今日今时你整日为周末同家人去哪里度假耗费脑细胞有所不同的是,成为领导以后,你也许会彻夜难眠,或是为一个棘手的雇员问题而辗转反侧,思前想后,寻找解决方法;抑或在猜测董事会将怎样看待你的业务改革计划,这一职位确实需要你全心投入。

你的职位越高,要作出的决策难度就会越大。

在主管这一位置上,你的普通决定也会影响到别人的工作与生计。

因此,如果你认为自己得到了晋升,已经圆了自己的梦想,那么我建议你再仔细思考一下。

在你接受升职之前,对此一定要考虑清楚,并做好应有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