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亲妈瞪自己,赶紧转移话题,问卫静,“二嫂你们的学校办得如何了,资金可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拿点?或者有其他什么需要的?我们离得远帮不上忙,你们可以去找宋春刚,不用觉得不好意思,我们是互惠互利的关系,你们好了,他才能往上跑。”
卫静叹口气,“钱是够了,暂时也没有需要宋同志帮忙的地方。但建学校这事太难,那边的人根本没有学习改变未来的意识。那里的人祖祖辈辈都没有读书的,小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也觉得读书无用,还不如去找口吃的来得实在,所以不管我们怎么去做思想工作,都没有人愿意去读书。而且,那边地广人稀,没有规划的路,一不小心就会迷失方向,到处都有危险,不管学校建在哪,孩子们读书都不方便。种种原因下,学校一时半会建不起来。”
这事不是某个人,某个领导就能改变做成的,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教化,改变当地人的思想,才能有进一步的可能。
严大智他们没去过西北荒漠,但听了不少那边的情况。
原以为他们这山旮旯里够穷了,没想到还有比他们还要困苦的地方。
孩子不读书,就守着一片黄土地过,怎能有未来可言。
“那边有知青吗?知青都是有学问的人,多少能给他们带去些影响吧?”
说起知青,卫静就哭笑不得,“亲家叔你是不知道,这还不如没知青呢。那些知青去了大西北,个个哭成泪人,活不了三天就要死要活要回家。当地人刚开始瞧见还觉得稀奇,瞧得多了,哪哪都是嫌弃。而且他们看大城市的读书人都来他们那里做活了,更充分说明了读书无用,也坚定了读书无用的思想,我之前做的思想工作全白搭了。”
众人听了也哭笑不得,这还真是,当地人想的没什么问题。
“那怎么办?不建学校了?”周琴问。
卫静摇头,“建还是要建的,就是得想点其他办法,这事急不来。”
师墨皱眉,意识这东西,需要慢慢培养,最直观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读书的好,现如今没有什么办法让他们体会到这一点,没有比照,那边的人什么只会在自己固有的模式里坚守,一辈子都走不出来。
“二哥研究得如何了?”
说起这个,学校带来的叹息就散了,师林欢喜笑道,“已经在一片荒漠上实验种植了,不出意外,明年开春,就能长成一片绿草地,我再研究改改,最多不超过两年,肯定能大面积种植。不超过五年,荒漠肯定会变成绿洲。”
众人大喜,“这可是好事啊。”
“恭喜恭喜啊。”
师林也高兴,笑着回应。
师墨挑眉,“二嫂的学校可以配合着二哥的绿地建啊,以后不管什么发展,都绕着绿地来。绿地是西北人民世世代代向往的东西,到时候不用特意做什么,他们下意识就会跑绿地来。绿地发展起来了,他们见识得多了,懂得多了,自然也能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学校自然也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卫静抿着唇,“办法是可行,但时间太长了,那些孩子,多耽搁一天都是浪费。”
师墨也知道,但这是目前最省力也最有效的办法,要是能想出其他办法当然更好,“如今的情况也是没办法,急不得,慢慢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