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页

千江不渡 七六二 814 字 2023-05-12

许是朗朗上口的缘故,这话很快在州里传开,包拯因此提前得到了“包青天”的外号。

当然,包拯此番前来鹅城……岳州的任务,查案只是其一,另外还有两项都写在呈给官家的秘密奏报里。

第一项,当然是官家最关心的,崇福宗是否有谋反之嫌?

包拯的答案是“未见端倪”,虽然发现少数几个州县小吏入了崇福宗,但其中以权谋私者仅两人,没有证据证明他们存有异心。

而后,他客观详细地陈述了救世堂的组织架构、人员安排、行事方式等,交给官家判断。

第二项,岳州大小官员在巫妖案中各有什么责任?

查案没难倒包大人,这事却费了他许多心神,因为这些官员个个能言善辩,有的私下串通沆瀣一气,有的明刀明抢相互攻讦,几乎乱成了一锅粥。

但经过抽丝剥茧,他发现,岳州知州是巫妖案扩大化的导火索。

知州严令各县稽查巫妖,并规定了每月必须办理的案件数量、缉拿的人数。

然而,此案波及甚广,并非知州一人之过,知县们也脱不了干系。一是层层加码,把任务划分到捕快、衙役身上,导致众人为完成任务而刑讯逼供、栽赃陷害,乃至于草菅人命。二则是勾心斗角,有的县官想让辖区保持清白,便将祸水东引,抓外地人、逼人指认邻县人为巫妖,有的县官与同僚不睦,借机整治对方,扎筏子的手段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