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页

千江不渡 七六二 788 字 2023-05-12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时间到了正午。宴席备好,酒菜无不精致新颖,看得人食指大动。

越千江请客人入席、知州发话。

而后开席、寒暄,觥筹交错。

酒过三巡,苏子才主持行酒令。

有人作诗,有人赋歌。

有人当场挥毫泼墨。

今日受邀前来的,无论是书商、文人,还是学子、官员,皆在本地小有名气,才学毋庸置疑,吟咏、歌颂无不风雅出众。

但所有人的精彩展示都没能盖过越千江的风头。毕竟,他的地盘上有一个庞大的皇家智囊团,才子、才女都在青史上留有姓名,预先筹备了数个阴间月之久,诗词歌赋写了几箩筐,论辩方案也制定了好几十套。

这一天下来,命题“作诗”,他信手拈来,切磋学问,他对答如流,辩经论道,他更是无往不利。

此时此刻,越千江吹箫为人和歌,八尺的伟丈夫,雄姿英发,星眉朗目,当真是风流无匹。

然而,在有些人眼里,这样的商人就算再怎么有才学,无家世、无功名,终究只是个白丁,风头越盛,越是能挣钱,就越刺眼。

一位家族世代刻书的秀才忍不住了,名为敬酒,话里却夹枪带棒,说:“从前只道周兄是位儒商,儒乃风度,商为本色,今日一见,方知传言不足信。兄台如此有才,镇日忙于俗务实在让人惋惜,但愿往后能多刻些正经书籍,助朝廷兴教化、正万民方为正道。”

有人面色不渝,欲要反驳。

但越千江态度谦和地回敬:“周某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