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西溪见牡丹》,顾名思义,写的就是西溪的牡丹。范希文目前虽然只是一个小吏,但能在山上传信招来官兵,肯定已经跟当地官员很相熟,在西溪待了不少时日,作了这首诗。
朱说大喜:“别人总说我这诗以乐景写哀情,皆是思乡愁绪,但那并非我的本意。你是我的知音,定要随我回家,让我请你喝酒!”
同行的人都没意见,周不渡便应下了,不过,他跟轻云小声商量了几句,见轻云点头,而后向朱说提了一个请求:“先生,待会儿请不要向官差提起此间发生的事,只说我们是路过被打劫的客商就好。”
强弱不单看武力,不可恃强凌弱,行止但求无愧于心,他人的评说无须在意,这些都周不渡跟越千江日常践行的,轻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行事做派越来越向他们靠拢,心道,我可是神仙下凡,做大事来的,眼界一定要开阔一些,出不出名、领不领赏哪有什么所谓?
朱说却不答应:“我不能冒领你们的功劳。”
周不渡:“就算我们没来,先生肯定也能处置妥当。说实在的,出远门的赶路人,最怕多生事端,我们亦不喜跟官府打交道,你就当帮个忙吧。”
当真是不图虚名,朱说的欣赏之情更甚,便不再劝。
周不渡等人回去找到王求和揽月之后,朱说也处理完了报官的事,依约同他们汇合,骑了他们一匹马,带他们回自家。
周不渡打开车窗,远望骑在马上同越千江攀谈的范希文,剑眉凤目,七尺余的身长,能放下身段走入乡野亲察民间疾苦,遇事冷静、胸有丘壑,还会使战阵武学,身板挺直,自有一股气劲在,当真是文如其人。
就算变换了“世界线”,范文正公仍旧牢牢把控着自己的命运。历史上还有那么多“明星”,他们现在身在何处?没了外敌入侵的忧患,是否能变得更加璀璨夺目?
范希文会用《种家枪》,应该是跟他的种家朋友学的,那位朋友将来会因为擅自带兵抵抗西夏入侵而被贬至随州,随州就在荆湖北路……这么一想,周不渡顿生一种“时来天地皆同力”的感慨,感觉变革充满了希望。
“他身上有好气象。”浣川见周不渡少有这么心情飞扬的时候,不由感到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