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月:“我记着了,你唤我作小月就好。”
丹房的下层是地窖,存放着紫元君这些年搜罗来的炼丹材料。
周不渡略作盘点,发现存货颇丰。
虽然“五金”里只有少量的铜、铁、锡,但“八石”里的丹砂、硝石、雄黄、雌黄、硫磺、云母、空青、戎盐齐全,硝石存量很大,另外还有不少明矾。
周不渡跟揽月交流了识别金石的方法,着重强调毒性,为她纠正补充了不少知识。
三人便开始清点整理、分类标记。
要说这金丹黄白术,真是科学与玄学结合生出的畸形儿。
古人相信事物的变化符合天地自然之道。一物可变为他物,故点石亦可成金。一物的性质可转移至他物之中,因真金不怕火炼,所以,服用黄金便可获得黄金的不朽。
他们还认为,物的变化需要漫长的时间,但利用丹炉模拟自然造化,就能将千百年时光压缩于丹药之内,服之便可夺天地之造化,使人长生不老。
这“以人力夺天地造化”的精神令人敬佩,丹道里蕴含的一些朴素思想也并没有错,研究出来的蒸馏、干馏等制备技术不失为当世先进。
可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方士们脑洞大开之后就走上了奇怪的道路。
比如说,他们发现了金石大都有毒,亦知硫磺、硝石混合容易燃烧失火,但仍然幻想着通过烧猛火把金石里的毒性杂质除掉。
当下最流行的“还丹”就延续了这种思路。东晋的葛洪提出“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原成丹砂”,虽然他还原出来的所谓丹砂应该是氧/化汞而非硫化汞,但肉眼分辨不出,人们单看那东西的颜色更为鲜红夺目,便以为炼出了更加纯粹的丹砂。后人又研发了小还丹、大还丹、龙虎丹,甚至是变化、还原无数次后的九转还丹,稀奇玩意儿让人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