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千江:“用冲击顿钻法打井,以竹筒排出浊气。”
周不渡:“……”
杨悉檀:“京都汴梁,有钱人家家户户都能用煤烧饭取暖。”
周不渡:“但煤块没那么好烧吧?”
越千江用手比划:“做成饼状,在上面钻出许多小孔,叫蜂窝煤。再打个通风好的炉子,用来就很方便。”
蜂窝煤?那可是二十世纪才发明的东西!太不对劲了。
周不渡:“这些法子,谁想的?”
“矿工、石匠,熟能生巧。”越千江顿了顿,突然来了个大转折,“但其实,是你父亲出的主意。”
周不渡:“什么?”
越千江:“在青阳山修行那会儿,温嵘得了天外陨铁,想用来打造神兵利器,但木炭火力不足,他成日琢磨,亲自带人去山里开采石炭,做了诸多尝试,方才有了今天的好办法。他怕冷,后来又鼓捣出石炭的新样式。”
难怪能锻造出鸣鸿刀,周温嵘未免太天才了!而且是何等的幸运?锻造兵器,发明冲击钻,怕冷,搞出蜂窝煤。
“他可真是,真是……”周不渡一时竟不知该作何感慨。
越千江以为他误解了周温嵘,便解释说:“人道温嵘奢靡,但他其实最见不得百姓受苦。然而,你祖母要求他不问朝政,他就只能寻些由头,免得父兄猜忌。他不曾从中谋利,且总是躲在幕后授人以渔,辛苦功劳从不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