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长子,综合资质又非常优秀,是揍敌客急需的年轻一代的顶梁柱,培养起来后,不仅能早日帮家里分担工作,还能帮忙照看以后的弟弟们,不着重培养他,还能培养谁?培养哑巴和(未来的)肥宅吗?
如此看来,伊路米倒算是揍敌客最正常的孩子了。
第二天我惯例提前五分钟到达训练场。
我不喜欢迟到,将出发时可能的意外考虑在内,我认为提前出发是最保险的策略。
伊路米喜欢掐着点到,一分不迟,一分不早,没有戴表却能精准控时,说明他提前计算好了时间。
想起以前和伊路米组队任务,过马路上斑马线的时候,他一定只踩在斑马线的白线上,这是他的另一种显著强迫症。
调整难度后的攻击装置,由谁先体验很快决定下来。我是行动派喜欢亲自上手,伊路米也乐意有人先行试水,可以得到前人的经验教训,于是我走上前去,停在场内的标记处,向负责训练的管家点头,表示我准备好了。
攻击装置的绿色指示灯亮起,我最直观的感受是攻击频率的下降,每道攻击的间隔是随机的,有时短,有时长,有时密集,有时散乱,就像有某种节奏,哦,很像“现实世界”里的音乐类游戏,随着节奏掉下的音符,要在音符落到判定区域时触摸……在这里,要换成躲避。
“八分规则”仍在启用,不过由于游戏难度下降,我首次超过了一小时,才心有不甘地退出场地。
轮到伊路米上场,正如伊路米曾经的评价,比起技巧,这游戏主要考验的是身体能力,因为这游戏的机制非常单纯,单纯到能力值达标就能通关,谈不上技巧。
这份作业没有可抄之处,继续看伊路米是浪费时间,想要知道伊路米这份作业成绩的话,之后再问负责训练的管家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