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页

众进士的目光此时都集中在柳贺身上,柳贺中了状元,为诸士子之魁首,留在京中便可授为翰林院修撰,是堂堂的从六品官,又是最清贵的翰林,其余进士都要低他一头。

自洪武年春榜始,一科之中,惟有第一甲可直接在翰林院授官,状元为修撰,榜眼与探花为编修,其余进士则逢进必考,且庶吉士并非每科都考,要考还有年龄限制,自嘉靖四十四年起,进士想进翰林院必须在“年四十以内”。

这也可以理解,有明一代都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翰林们都是奔着当宰辅的目标前进的,但从翰林跨越到宰辅,如李春芳这等攀升极快的,也花了整整十八年时间,晋升比他慢的阁臣比比皆是,若是入翰林院时年岁就有四五十,再爬个二三十年,按明人的平均年龄,恐怕先入土再入内阁了。

而无论是否考庶吉士,除了三甲之外,其余进士都要去九卿衙门观政三月,学习钱谷刑名等,还有不少进士尚未授官便奉命出差,若是离家近还能顺便探个亲,若是离家远的,比如历史上就有观政进士奉命“使交阯”的。

因而殿试张榜后,诸位进士便各显神通,家中背景雄厚的自是能在京中找到一个不错的职务,关系不够硬的也能在江南之地干一任肥缺,当然,也有人将被分至穷乡僻壤之地。

但无论如何,除了一甲三人外,其余进士前途都是未明。

柳贺与张元忭、邓以赞闲聊了一会,三人日后同在翰林院为官,自然要多亲近亲近,柳贺为人随和,张元忭侠气,邓以赞则为人淳厚,即便殿试夺魁的是柳贺,两人面上却没有丝毫妒色。

柳贺不由遗憾古代没有微信,否则定要扫一扫张元忭与邓以赞的二维码。

……

众进士先至,之后只听门外官员道:“通政使到!”

先来的是通政使王正国,按历代恩荣宴的规矩,读卷官、执事等官必至,不过眼下毕竟不是读卷的时候,进士们猜测内阁阁臣未必都会到,大九卿中各部尚书恐怕也未必全至,果然,王正国到来之后,礼部尚书潘晟、工部尚书朱衡等人都依次到了,内阁阁臣中仅来了张居正一位,毕竟他是这一科会试的主考,新科进士都是他的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