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野人们已经无法为族群提供帮助了,今年的冬天就是他们的结束,所以很多东西他们吃不吃都已经无所谓了。
最关键是的食物这种珍贵的东西,壹号拥有分配权,但也没有独占权。可分配之后,食物是属于自己的,其他野人绝对不可能分享。不止是现在,壹号也注意到夏禹对于食物似乎并没有太看重,他总是随手把食物给出去。
神的怜悯吗?
壹号不大动的脑子想不清楚,觉得在夏禹身上看到了一种他们这个族群野人中绝对不可能存在的光辉。这是情感、人性之类的东西,在这个族群第一次开始形成一颗种子,等待着某一天的萌芽。
壹号再次朝三个小野人吼了一声,然后捧着树叶往山上蹿了上去。
壹号离开之后,夏禹就站了起来,走到了那一大堆的淤泥旁边,首先夏禹要弄一个烧陶的临时‘炉子’出来。
也可以挖一个坑,然后在坑中横插木枝,到时候把制作好阴干的陶器放到上面,再在上面用木柴烧陶。可这样温度不好控制,很容易让陶制品碎裂。
夏禹不在乎美观,但希望能出一点实用的。
在刚才被收拾出来的地方,夏禹先让小野人帮忙搬来一些大石块围城一个圈,然后在上面砸上一捧捧的淤泥,再往上面放石块,有点像是水泥砌墙。
不断堆积,就像是一个锥形,但往上的口子不至于缩的这么小。
夏禹人矮,后面自己制作的有些无力,幸好壹号赶回来了。在弄明白夏禹的意思之后,顺着夏禹的思路往上堆积。大概半人高之后,夏禹稍微把口子往里面缩小了一些,然后在口子上全部填充了横七插八的石块。弄好后,再继续往上堆积淤泥。
最后,这是一个比一人高还要高一些的巨大圆锥形的炉子,最上面没有封死,可以从上面把要烧的土陶放进去,土陶会刚好搁置在刚刚一半时夏禹架在那儿的石块上,然后可以从下面生火烧陶。
这个炉子当然做的不好看,不过夏禹已经觉得满意了。现在主要还是追求实用性,不追求外观。
第12章 正式烧陶与教说话
炉子差不多搭建好以后,剩下的那些淤泥就不能太过随意了。首先得把淤泥中的小碎石、枝叶之类的全部清理出来,尽可能剩下土质比较细腻的淤泥。
清理淤泥是不太费体力的事,刚好小野人们也勉强吃饱喝足,在壹号的看管下没敢乱跑,蹲在那些泥石旁边就开始清理。
差不多清理干净之后,夏禹又感受了一下淤泥的干湿度。感觉差不多时候,夏禹第一步是还是揉泥,差不多揉成团了之后则是摔泥。
从他看的基建指南上来说,摔泥是尤为重要的一步,摔泥能够将稀泥沙中间的气泡祛除,在烧陶的时候不至于陶器出现裂缝碎裂。
摔泥的活说累不累,但对夏禹这样的小孩年龄来说,还是一件比较累人的事,但接下来都是精细活,夏禹得自己上场了。
等把泥摔到软硬合适,夏禹胳膊已经有些酸软,不过夏禹也没歇息,而是揉了揉胳膊直接开始制作陶碗。
这几天他摄入水分并不多,迫切的想喝口热水。
第一次制作陶器,夏禹并不敢想象他立马能做出大量的陶罐、陶锅出来,万事开头难。今天烧陶之后,到时候但凡有制作出几个可以用饿,夏禹已经觉得很可以了。
因为缺乏工具,在手动的情况下制作陶器,夏禹选择堆坯的方式。堆坯的方式就是先做底,确定大概需要做多大的陶碗之后,就揉捏制作多大的底。做好底之后,则是慢慢将泥土搓成条,随后将泥土条堆在陶碗底上。
如此反复,把泥土条堆到自己的满意的高度,最后则是顺着堆好的泥土条碗壁开始慢慢用手轻轻压制,使碗壁越来越薄,大小也越来越合适。
第一只陶碗做出来之后,夏禹又一口气做了四五只碗。到后面顺手了之后,更是做出了两个肚大口小的水罐,还有一个底盘比较大,但碗壁比较短的类似平底锅这样的陶器。
这些做完后,壹号搬来的淤泥也用的差不多了。
夏禹没让壹号再去搬来一些,而是把这些陶器放到一边进行阴干,之后才能进行最后一步烧陶。
等待阴干的过程,夏禹抬手招呼壹号跟三个小野人过来。壹号从刚才开始就一直安静的看着夏禹忙碌,小野人没事的时候则呆不住,一直在附近乱蹿。
难得现在有空闲的时间,夏禹就坐在一块石头上,看着大猴三个跟壹号,张大了嘴巴发出声音,“夏禹”
夏禹摸着自己的喉咙,又指着自己的嘴巴,一遍遍地叫着自己的名字。
没有可供交流的人,这种日子实在太难熬了。夏禹不追求这些野人们能学会标准普通话跟他流畅交谈,但至少能叫叫他的名字。
壹号跟小野人们并不排斥夏禹的教导,反而也摸着自己的喉咙跟嘴巴,试图发出跟夏禹一样的意思。
但可惜的是壹号的声音到了嘴巴,就从‘夏’字发音变成了‘呜啊’,三个小野人的状况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