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页

当然这里面上官绣特地留了个心眼,她并未提起盐商不许圈地贩卖的规定,相反暗地还允许辖地内的盐商出去外地抢占市场。

反正外地的市场都是私人资本,与其让钱都进了私人的口袋,不如进她公家的口袋!还能拿这笔盐税做点利国利民的事。

不过她不会主动去做这种事,只要放个口子,利用商人无往不利的本性,便能达到目的。

上官绣利用盐很快在短短的十天内,迅速揽获一批死心塌地的商人,冒着风险辗转各州的暗市。

为此青州商人和阳城商人在暗市成为最受底层欢迎的商人。

不少人还称他们为盐掌柜的。

因为这些盐掌柜卖的盐不仅干净实惠,而且还不限购,让曾经扣着盐吃的普通家庭,一下子能够得到数十斤盐。

大家尝到甜头后,又想起其他地方还在吃高价盐,于是底层诞生一批盐贩子,到处贩卖,扰乱了不少地方的市场。

各地官府十分痛恨这些商人,拼命派人去抓,可这些盐掌柜有后台,前脚被抓进牢里,后脚就不得不放出去。

原因很简单,青州总兵官阎王发话了!

青州和阳城都是正规商人,没有触犯大楚任何一条律法不得滥用私刑,如果伤害这些无辜的商人,她绝不会坐以待毙。

于是很多小官员都不敢把注意达到青州商人和阳城商人的头上。连收取贿赂都要三思而后行。

野生的盐贩子看见青州商人和阳城商人的身份,那么好用,于是大家都伪造身份,到各地去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