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县里的决定,颜沐有些意外。

“县收购站能匀三百万斤的棉花,是今年的新棉吗?”

“嗯,是的,不过收购价要一块钱一斤收,这样也省得县里费人费车送去市里,正好市里单位今年生意不景气,有意削减数量,不然的话县里收购站哪有那么好谈。”

颜沐估算了一下,加大力度从民间收棉花,除去棉农们抵掉土地税的棉花,估计还能收个三四百万斤,再加上县里匀出来的三百万斤,到时候只需要去周边县让利合伙,一千万斤棉花是稳了。

颜军又说出一句话,“其实县里收购站那边还有的谈,不过建议我们新棉掺和去年的陈棉花,能给到五百万斤,我和你小舅没答应。”

陈年棉花只要保存的好,和新棉没啥区别。

但是一旦制造的时候,就会发现陈年棉花棉丝易断,不如新棉有韧劲。

县里收购站提出的建议很诱人,但颜沐当即表示:“爸,你和小舅说千万不要以次充好,不然的话,和省城棉花厂的生意就做到头了,大不了咱们少挣点也比坑人强。”

“嗯,我和你小舅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当即就婉拒了收购站的人!”

颜沐却有些不放心,县收购站的人比鬼都精明,能这么痛快?

“总之,你和小舅一定要检查好了县收购站匀出来的三百万斤棉花,千万不能让他们浑水摸鱼,掺和陈年棉花在里面。”

颜军点头,“知道,我和你小舅又不傻,再说一块钱一斤县里已经赚了,按说他们也不会做缺德的事。”

“宁可防人千百遍,不可疏忽一小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