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四年的春天结束后,天泉山青楼下的伤树既没有长叶子,也没有开花。
宣和五年,金军攻占了燕京,金太祖令原本出仕辽国,后来复降金人的“燕国公”左企弓抚慰燕京的各个州县。同年十一月,辽兴宗的曾孙耶律术烈被部下斩杀,北辽至此灭亡。与此同时,宋廷因各路转运使上供银钱不足,贬斥了大量官员;秦凤路大旱,河北、京东、淮南等路相继发生饥荒。
苏梦枕作为天子的金身督造使,自请出京,前往旱荒之地赈灾救民。
宣和六年三月,李夏国主李乾顺向金主呈上誓表,表示归附。六月,宋廷为收复失地,诏西京、淮、浙、江、湖、川等地,各自筹措调夫数十万,不得相违,违者依军法处置(注1)。苏梦枕虽然可以用“功德金身”之说规劝天子,却无法左右朝中错综复杂的局势。他将金风细雨楼经营多年的积累全部献了出去,为朝廷养兵买马,又与神侯府联名上谏,将朝廷筹措调夫的政令删删减减,竭尽全力地减轻百姓的负担。
饶是如此,京东、河北等路,还是因岁荒苛政引起了一连串民变。民变之数,少则二、三万,多则五十万,浩浩荡荡如野火燎原。
自此,地方大乱。(注2)
宣和七年十月,金太宗令完颜杲为都元帅,率大军攻打汴京。赵佶见形势危急,一边向金人求和,一边诏各路宋军援京。十二月,徽宗将皇位传给太子赵桓,太子尊徽宗为道君太上皇帝。从此,赵佶长居太乙宫,专奉天上的各路神仙,再不管人间的事。
次年,赵桓改元靖康,是为靖康元年。
靖康元年正月初,金军攻占浚州后,开始用小船抢渡黄河。道君太上皇帝闻讯南逃,赵桓也弃城欲走。兵部侍郎李纲、六五神侯诸葛正我、金身督造使苏梦枕力谏天子留京,赵桓这才不情不愿地留了下来。
当然,苏梦枕不需要那个皇帝,赵氏父子不存在更好。可令人无可奈何的是,百姓需要、军心需要,似李纲那样科举出身的臣子也需要。
东京危急之时,李小栀、陈小刀、七十二般变化等人正跟着韩世忠苦守溶州的黄河桥。韩世忠的上峰梁方平溃逃后,这支军队被金人合围,盛无崖教出来的一众年轻人与韩世忠力战突围,焚毁了黄河桥退守开封。
钦宗赵桓火急火燎地升李纲为尚书右丞、东京留守。李纲提出“今日之计,莫如整励士马,声言出战,固结民心,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注3)
正月初七,金人东路六万大军兵临城下,李纲率军民日夜坚守,终于等到了苏梦枕带来的二十万各路援军。李纲、苏梦枕、诸葛神侯等人皆主张坚壁清野,待金军力尽粮竭后再行出击。可惜赵桓摇摆不定,屡屡变卦,终于在宋军的一次夜袭失利后再度与金人议和。
金军退去后,徽宗返回东京,宋廷上下轻信和议,疏于战备。李纲等主战大臣相继被贬,苏梦枕被人攻讦为“装神弄鬼之辈,安敢言政?”,宋廷逐渐被主和的君臣控制。
这年八月,金军再次整兵,大举南下。十一月,金国丞相完颜撒改的长子完颜宗翰、完颜阿骨打的次子完颜宗望,成功会师于东京城下。赵桓惊恐万状,急忙向金人去信,表示愿意和金主划河而治。宗翰、宗望理都不理,继续进攻。当是时,李纲已经被赶到河东去了,一把年纪的宗泽被赵桓拎出来挽大厦之将倾。苏梦枕守在宗泽身边,负责汴梁的民生、治安,以及各项战备及后勤工作。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的二十五日,东京城破。师无愧扛着自己的龙行大刀拼杀在无穷无尽的金人步卒中,力竭而亡。苏梦枕为了保护一点武功都不会的宗泽,连中三箭。诸葛神侯欲孤身行刺宗翰、宗望,斩去敌军魁首,却不幸被金人特地训练的乌日神枪大阵重伤,功亏一篑。
次月初二,赵桓投降。远在杏子堡的刘光世千里迢迢地带了三千步骑赶来勤王,却在行军途中得知,汴梁破,有宋亡。
东京,苏梦枕浑身浴血地看着满城硝烟,看着城中与金人奋战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咬紧牙关凄声道:“只要这些百姓还在,天下就不会亡!”
言罢,那个青年公子便带着金风细雨楼的帮众朝金军杀去。宗泽收拾残军,领着众人奇袭李固渡(注4),大破金卒。
在席卷了整个中原的血与火中,时间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靖康二年。
靖康二年正月,宗泽领着宋廷正规军和江湖草莽与金军正面碰撞。与此同时,又令韩世忠等部率一众高手,在沦陷的河东、河北等路戳金人屁股。局面有所好转后,徽宗生出了重掌朝政之心,与赵桓产生矛盾。苏梦枕身为金身督造使游走在这对反目的父子间,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竭力化解天子对时局的影响。